听到这或许有人说,贝礼中便是个富二代嘛,沾老爹的光。
这样说还真的是鄙视贝礼中了。

首先呢,贝聿铭的3个儿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都算“子承父业”,从事城市方案、建筑设计行业,而且做得都不错,基本没拼爹。
然后呢,贝礼中可不是富二代,人家是富十六代了。
别吃惊,虽然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贝家从发迹传到贝礼中这里,真的已经是富了整整十六代。

喷鼻港贝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本日,环环就来讲讲这个富了几百年的苏州贝氏家族。

据记载,贝氏家族是在元朝末年(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来到苏州的,在这里靠行医卖药起的家。
不错,便是在古装剧里看到的,手里摇个铃、走街串巷的郎中。

环环估摸着,等有些积累之后,贝家该当租了铺子,开了门面。
总之,经由百年积累,到了乾隆年间,贝氏家族已经成了苏州四富之一。
要知道,苏州在当时的经济地位是相称高的,怎么说也不比本日北上广深的地位差。

到了清末民初,同为第13代传人的贝哉安和贝润生兄弟俩,把贝氏家族的奇迹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不过,兄弟俩都不以祖传的医药业发财。

先说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

他20岁时便是苏州府学的贡生,但是父亲溘然去世后,他便回家全力打理家族家当。
由于贝哉安天生有买卖头脑,处处能看到商机。
1915年,他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还帮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兴旅行社。

再说贝聿铭的叔祖父贝润生。
此君清末当过上海商务总会协理,到了民国又当上了全国商联会副会长,做的是颜料买卖。
贝润生富到什么程度呢?1917年时,他买下了乾隆下江南时多次居住的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经由九年修缮,当了贝家私宅。

再说回贝哉安,也便是贝聿铭这一脉。
贝哉安是金融巨子,他的几个儿子也都从事金融事情,个中最有名确当然是他的第三子贝祖诒,也便是贝聿铭的父亲。

贝祖诒曾供职于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22岁就进了当时的中国银行,先后担当过广州、喷鼻香港、上海分行的经理以及总行副总经理。
1946年,贝祖诒出任中心银行总裁,被视为最有才干的财务官员。

1949年,贝祖诒赴美,担当驻华盛顿中国技能代表团团长。
后来,贝祖诒定居美国,直到1982年去世。

至于贝祖诒的儿子贝聿铭,大家很熟习,在此不多赘述。
环环讲一讲贝氏家族之以是长盛不衰的几个缘故原由。

和很多豪门大族骄奢淫逸、放肆子弟不同,贝家人严于律己,家教一贯很严。
贝润生就说过:“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占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

以是,他花巨资购买的狮子林被当成了贝氏全族的房产。
贝哉安身为民国中心银行总裁,远走美国时没拿走一分公款。
与之相对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孔祥熙一人就卷走了过亿美元,更别提他那差点被蒋经国当“老虎”打了的公子孔令侃了。

与很多名门在婚姻问题上看重经济、政治利益也不同,贝氏家族选择与书喷鼻香世家通婚。

贝聿铭的生母,也便是贝祖诒的第一任妻子庄氏,是清朝末了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精通琴棋字画自不必说。
1930年,庄氏患癌症不幸去世,后来贝祖诒又娶了“江南名媛”蒋士云为妻。
蒋士云出身外交官家庭,在认识贝祖诒之前,与少帅张学良有过一段感情。

至于贝聿铭,他娶了毕业于著名的卫斯理学院(也便是宋氏三姐妹读书的学校)的陆书华。

听说,当年贝聿铭在车站偶遇陆书华,对她一见钟情,便主动搭讪:“要搭顺风车吗?”面对这个家人开着银行,住在狮子林的贝聿铭,陆书华不卑不亢地说:“感激,我已经买了车票了。
”至于贝聿铭后来猛追陆书华,终极结为夫妻,那是后话了。

代代人秉承诗书传家,崇文重教的理念,再加上家族深厚的秘闻,贝氏家族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仔细想来也不算奇怪。
如今,虽然贝聿铭和他的孩子们都在美国生活,但他对故乡苏州的感情从未淡去。
他曾感慨,贝家在苏州已经600多年了,与苏州感情很深,在美国最大的遗憾是吃不到正宗的苏帮菜。

2006年,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
当慕名而来的外宾都在向贝聿铭表达敬意时,边上的苏州人却说:“老贝,感激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