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湛江市城区历史建筑名录》和《湛江市赤坎区“三民路”片区历史建筑名录》已体例完成并公示。
从中理解:名录共收录了169栋历史建筑,个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新创造不可移动文物6处。

名录记录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详细数量、坐标、地址、占地面积、始建年代、现状、建筑风格、产权归属和保护级别等主要数据,对它们进行了专业性的描述和图文记录。
它将为职能部门判断湛江市城区文物保护形势、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方案、修缮和掩护供应根本的依据,为制订开拓利用历史建筑的政策供应参考。

湛江霞山建筑设计公司 施工管理

静园。

【精心体例】专业描述图文记录

湛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秘闻。
由于地处沿海,中西文化交融,湛江历史风貌建筑独特,个中有中华传统的古民居,竹苞松茂的法度模范洋楼,中西合璧的民国风情酒店,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仿苏建筑……这些民居、商铺、寺庙、宗祠等建筑,各具风格与特色,具有光鲜的时期特色与地方特点,生动反响了湛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凝集了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慧结晶,展现了湛江公民艰巨创业的历史轨迹。

市文广新局2016年体例团队深入现场开展勘察丈量和调查事情,采集数据、网络信息,广泛搜聚了干系部门和市文博专家的见地与建议,完成了湛江市城区(含部分开拓区、麻章区、坡头区的城区)以及赤坎区“三民路”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详细数量、坐标、地址、占地面积、始建年代、现状、建筑风格、产权归属和保护级别等主要数据,对它们进行了专业性的描述和图文记录。

寸金桥。

【细数家珍】169栋历史建筑入册

《湛江市城区历史建筑名录》和《湛江市赤坎区“三民路”片区历史建筑名录》共收录了169栋历史建筑,个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新创造不可移动文物6处。

本报看到,在《湛江市城区历史建筑名录》中,收录了赤坎区历史建筑118处,包括水仙庙和水仙井、南华大酒店、培植旅店、杨益三纪念堂、南兴街静园、湛江市博物馆展览大楼、寸金桥、赤坎埠码头旧址、广州湾商会旧址、赤坎拍浮场跳水台、赤坎运动场、赤坎水库大坝、陈明仁将军旧居、许爱周旧居等;收录了霞山区历史建筑29处,包括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霞山村落抗法誓师旧址、维多尔天主教堂、霞山工人文化宫、东堤市场旧址、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旧址等;收录了麻章区历史建筑5处、包括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湖光岩楞严寺等;收录了开拓区历史建筑5处,包括硇洲灯塔等;收录了坡头区历史建筑12处,包括乾塘陈氏大宗等。

例如,《名录》中描述道,水仙庙和水仙井的始建年代为“宋代”,建筑风格为“中式古典风格”,现状为“构造和形制保存较好”;南华大酒店始建于1939年,建筑风格为“法度模范建筑风格”,现状为“建筑构造和形制基本较好,部分门窗已改造过,外墙有渗水和扫荡脱落的征象”;杨益三纪念堂始建于1934年,建筑风格为“传统欧式风格”,现状为“年久失落修,构造和形制保存较差,外墙剥落,红砖袒露,墙体大部分被风化、酥碱。
山墙、女儿墙、灰塑等装饰缺损、褪色”。

陈明仁故居旧址。

【传承保护】为文物保护与开拓供应参考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央专家王冠贤、魏清泉经由实地稽核后,曾指出:湛江历史建筑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和谐之美和欧式建筑风格的浪漫之美,这种中西领悟的建筑格局、特色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代表,尤其是粤西近代建筑文化的主要范例,但在保护改造以及折衷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已成为当务之急。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市极其宝贵的资源。
如今,人们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日益加强。
希望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湛江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既能延续过去,立足当代,又能连接未来!
”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会长、建筑设计工程师蒋湛明说,以广州湾期间的建筑样式为例,其领悟了砖木构造为主、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式建筑样式和哥特式、仿罗马式等欧式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和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错综繁芜的碰撞和交融,是反响湛江近当代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

湛江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朱卫国也认为,湛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秘闻深厚,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如何更好折衷、处理湛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培植之间的关系,亟待负责研究和解决。

名录将为职能部门判断湛江市城区文物保护形势、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方案、修缮和掩护供应根本的依据,为制订开拓利用历史建筑的政策供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