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中建造年代最早确当属肇庆梅庵大殿,这座古建筑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岭南唯一一座超过千年的木构古建,再加上六祖惠能的加持,以是肇庆梅庵大殿被称为"千年古庵,国之宝贝",也就不足为奇了。

梅庵藏在肇庆城区中,虽然免费开放,但并不是什么热门的旅游景点,规模也不大,一眼可以看遍全部,最中间这座建筑便是岭南最早的木构古建筑,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的梅庵大殿。

现代岭南古建筑设计特色 住宅建筑设计

梅庵现存的建筑,实在和六祖惠能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大家知道,惠能早在唐先天二年(713年)就已经圆寂,而这里最早的建筑也是六祖圆寂283年后才建的。

但梅庵的存在,又和六祖惠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听说六祖客居古端州城西岗时,曾于岗上植梅,后来也是一位名叫智远的和尚为纪念惠能,才在此处建庵。

梅庵的山门前,更是保存着一口传说是六祖以锡杖掘挖的古井,这口井被称为“六祖井”,又称“六祖甘泉”,如果确实如此,这口井也是梅庵最古老的文物。

古井旁有“为善最乐”的题字,题字的意思不用阐明了,题名是“端石”,端石是谁我不清楚,但这个笔名和肇庆息息相关,“端”是指端州,肇庆的古称,而“端石”便是指产自肇庆高要端溪的石头,是制造端砚的上等材料。

梅庵建筑紧张包括山门、大雄宝殿和祖师殿三部分,山门上的“梅庵”二字是清道光年间所题,山门估计也是同时期的建筑。

山门与大雄宝殿之间的回廊中,保存了明清期间的碑刻十多通,成为梅庵宝贵的历史见证。

梅庵的精华就在中间这幢大雄宝殿,你面前所见到的,也便是全体岭南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被称为“国之宝贝”的梅庵大殿。

大雄宝殿惊艳的斗拱下有对联“倚北岭隐禅机东来紫气,揽西江弘佛法南纳祥光”,将梅庵的地理位置和建造目的都阐述清楚了。

梅庵的精华所在便是大雄宝殿的斗拱和梁架,保留了宋朝早期布局古法和风格特点,部分还有中唐以前之制,也具有许多不同于北方的营造手腕,是研究南方特殊是岭南地区古建筑早期源流与后期传承的主要实例,堪称江南宝贵的北宋遗构。

梅庵大雄宝殿的斗拱为七铺作,双杪三下昂,出跳总长达120分,位居全国斗拱前列。

斗拱拱头无拱瓣,为宋《营造法度模范》问世以前的古风;斗底刻皿板,保留中唐以前之古制,栱栓与昂栓为梅庵大殿铺作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宋代建筑铺作上用栓的孤例。

拱栓和昂栓能让铺作联结更具整体性,合营长达两椽的昂尾,可以让前檐挑出得更高更远,这是由于岭南景象酷热又湿润,须要更多的空间遮雨、遮阴。

由于岭南炎热潮湿,梅庵大殿的也曾涌现了柱子歪斜和木构件糜烂的征象,在清朝和上世纪70年代都大修过,乃至是落架大修,但总体来说,还是保存了古风。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和阿弥陀三佛,花生制作的供塔很故意思,和藏区的酥油供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雄宝殿后面是六祖殿,建筑特色虽然远不如大殿,但精神意义上,这里才是梅庵的特色所在,最初的梅庵便是为了纪念六祖植梅地所建。

除了三大主体建筑,梅庵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庵前平台、六祖井、两侧的众缘堂、荃喷鼻香室、常光亭、六云亭、博识莫测池、碑廊和梅园等,像这座六云亭,就很有民国风。

六云亭前的这处博识莫测池,大概是梅庵中最故意思的附属建筑了,它的特点是你沿着这座大概7米长,1.5米宽,1.15米深的池子行走,走到哪里,哪里的水位看起来便是最低米,为什么会这样,事理我也不太懂。

除了六云亭,入口处的常光亭和阁下的一棵大榕树也很故意境。

“西来浮海后,獦獠起南邦。
悟得心为印,经行法是幢。
拈花看几叶,现目散千红。
独占唐年凿,寒泉下石淙”。
明代墨客欧大任游梅庵后写下一首诗,记述了六祖惠能在岭南传法故事及所留胜迹。

六祖在岭南留下的印迹太多,但梅庵绝对是个中的佼佼者,一口六祖井,一座源自北宋的大殿,一段关于六祖植梅的往事,"千年古庵,国之宝贝",这便是岭南唯一一座超过千年的木构古建肇庆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