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里是零散、无序的鱼塘、藕塘、芦苇浅塘、菜地、自建房等,由于交通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为标配,如今,一栋栋当代化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村落民心中的“安居梦”即将成为现实。
新天项目分为4个工区、18个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55栋住宅、2栋幼儿园、邻里中央及配套商业组成。为相应该前建筑家当当代化发展理念,项目地上装置式建筑面积占比为82.6%,个中8栋单体装置率超50%,33栋装置率超30%,为湖北省最大体量的装置式工程。
当天,来到6号地块11号楼,看到主体构造已经封顶。探访创造,11号楼住宅的户型方正实用,明厨明卫,客厅主卧朝南,外立面不同层高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展开,逐渐升高,形成丰富的天涯线,室内墙面光滑平整,构建连接处严丝合缝。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积极推广标准化、工厂化、装置化的做法,高层采取爬架+铝模+装置式的组合体系。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一块块预制好的装置式构件模块通过塔吊组装成型;栏杆、扶手为工厂生产,现场直接拼装,全程无焊接作业;总平面配套的零散构筑物如小区岗亭、钢制装置式围挡、化粪池均为工厂定制成品,最大程度减少了现场对人力的依赖。
据理解,这是中建三局二公司根本举动步伐工程公司新天项目部首次探索装置式项目的运用。在准备阶段,项目部组织稽核了省内外14家装置构件厂家的生产及供应能力、深化设计能力、互助模式等指标。项目将现有两种主流的混凝土装置式体系,即实心墙灌浆套筒体系和叠合墙板空心体系均在项目的不同楼栋进行运用。
装置式建筑以节能环保、缩短工期著称,但要综合考虑拼装节点、进场堆放位置、车辆路线、塔吊吊重等多方成分,拼装精度要掌握在5个毫米以内,这对家当工人、项目管理团队都是一种寻衅。为此,项目团队在吊装过程中不断创造问题、总结问题、优化工序,使出了很多“招式”,包括前期采了BIM技能仿照,过程中组织内部折衷会、学习培训、并哀求构件厂家减少构件自身偏差等,提高现场拼装精度。
问题来了,当构件运输到工地现场,能否同现场工序完美结合起来?
新天项目总工王强先容,18层的装置式楼栋采取了一种新型梁测悬挑架,因装置式楼栋含预制剪力墙构件,常规悬挑架须要穿过剪力墙,为了不损伤构件,经由多方论证,项目外架的悬挑架采取预埋式高强螺母,既避免了构件受到损伤,又优化了工序,减轻了架体整体重量。
施工高峰期时,塔吊加施工电梯有100余台,1800名施工职员同时作业,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他们究竟是如何战胜的?
多塔交叉作业,具有相互影响大,运行易碰撞和拆塔困难等特点,为担保塔吊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项目部在群塔平面支配,运行掌握及拆塔过程中,制订了周密的作业方案,并加强对塔机操作、指挥和管理职员的教诲培训,实现多塔作业安全运行。此外,项目每周做安全教诲交底,每天有班前安全喊话、有2名塔吊设备管理工程师进行专项管理。
据理解,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挖掘装置施工技能的亮点,总结创新成果,揭橥了《装置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成分与对策剖析》、《装置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论文2篇;已受理发明专利(《用于预制叠合墙的固定构造及预制叠合墙组件》)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预制叠合墙安装的基座调节装置》)各1项。这些施工技能也将被运用于该项目,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新天项目各地块将有9栋楼陆续封顶。12号地块、14号地块也将于年底交付。届时,蔡甸区新型城镇化培植及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培植步伐将加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