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 基本信息 -

湖岸花园地处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坐落于松山湖南畔,北侧与华为终端总部一起之隔,西邻中集智谷家当园,是为新时期中青年科技人才供应的宜居型居住小区,计容建筑面积65.7万平米,共有6576户。

东莞幕墙建筑设计公司 住宅建筑设计

- BACKGROUND 背景 -

高速发展的松山湖科技园区面临大量科技人才的居住问题

在国家大湾区计策的背景下,松山湖区的位置愈显主要,其北接东莞大量的制造家当,南接深圳光明国家科学城。
在此背景下,许多科技公司迁入松山湖,同时带来大量的科技人才,本项目正是政府为办理科技人才居住问题而供应的人才安居房用地。

▲基地周边剖析图

- CHALLENGE 寻衅 -

如何在打造高端社区的同时知足安居房刚性需求

用地位置得天独厚,既有幽美的湖景,又紧邻高真个科技事情区,适宜打造互联网人才的高端居住社区。
作为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及高端制造业的科技人才,在三五年韶光内其收入将快速增长,但作为政府办理人才居住问题而出让的人才安居房,也面临着限定售价和限定户型面积的刚性哀求。
如何办理这种供需的抵牾冲突,成为了本案设计的紧张切入点和设计核心。

- SOLUTION 办理方案 -

户型的可变性办理面积局限,延长住宅的适用性;

外墙采取真石漆作为综合造价与住宅档次的平衡点

在担保安居房‘多快好省’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利用项目周边优胜的自然景不雅观资源,为互联网高端制造人才供应得当的居住产品,是本次设计的构思核心。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培植中,户型设计供应可变性适应未来的需求,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便是这次设计的灵魂所在。

- UNIT DESIGN 户型设计 -

可变型户型及周期性户型观点知足利用者动态发展需求

作为安居房产品,户型设计以80到90㎡的两到三房为主,兼有少量一房一厅和大三房两厅。
同时,为适应快速施工的哀求,设计严格掌握户型数量,以降落施工难度。

为符合项目关于可持续发展及未来利用多变性的核心思想,以及在更永劫光里适应科技人才动态发展的需求,本案提出了可变型户内设计和全周期户型的观点,设计包含了子母套,以及合并大户型的可能性。

可变型户内设计过程研究

全周期户型观点剖析图

- ELEVATION STRATEGY 立面设计 -

多重设计风格避免审美疲倦,选材性价比高同时呈现高品质效果

因住宅规模较大,为了避免风格单一导致的审美疲倦和压迫感,本案以冷暖两种立面色调分别运用在1#和3#地块以及2#,4#,5#地块,形成丰富而又有规律的立面呈现。

1#和3#地块则以黑白灰为主,深灰、灰与白色涂料的利用使设计显得文雅。
灰色石材、深灰色铝合金百叶、白色及木色铝板以及玻璃幕墙等材料的利用把本案的风格表达的淋漓尽致。
橙色及黄色装饰性涂料的小面积的点缀为片区的设计增长了一抹灵气,同时也保持了立面整体素雅崇高的格调。

▲立面设计 – 1#,3#地块

2#、4#、5# 地块的住宅采取了灰色、暖色系的当代风格建筑,米色和棕色的暖色系涂料与灰色相搭配,呈现出端庄、温馨、激情亲切的氛围。
底部深灰色的石材与商业米色的石材以及深灰色的铝合金百页的合营利用,衬托出了设计的当代时尚的风格。

▲立面设计 – 2#,4#,5#地块

- PLANNING、LANDSCAPE & COMMERCIAL-

- 方案、景不雅观、商业 -

“Architecture 建筑”、“Water 水”、“Life 生活”

为了与松山湖景不雅观相呼应,“水”的观点在全体设计之中,整体布局和设计利用了自由流动和规整平缓的构图原则,建筑的图案、几何造型和自然景不雅观元素相互组合渗透,营造出景园特色的三度空间,为利用者创造了精细的生活和文化场所。

项目档案

韶光:2016-2019

位置:东莞松山湖

业主:华为公司

建筑设计: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赵晓东

设计团队:蒋跃辉、王飞雪、吴淑君、黄宇、林帅、杜肖、欧阳凯欣、唐仙娇、罗思宁、张偌嘉、李文海、黄诗行、盛凯

设计部门:设计三部

实景照片:张学涛

用地面积:25.4万 m²

建筑面积:65.6万 m²

容积率:2.57

本文转载自:柏涛建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