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剧院夜景实景照片(拍照:朽木)
郑州,居天地之中而携五千年历史,引黄河之水而孕中原文明。未来集“体、艺、技、媒”为一体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做事区将续写辉煌,再次成为中华文化聚焦之地。作为该区中的文化主体建筑,大剧院的设计将秉承郑州深厚的文化秘闻,挖掘巨大城市潜力,力争为这座中原轴心之城打造一座文化自傲、专业、高效、开放、绿色的“可持续”剧院。
01 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郑州中央城区西部,南水北调干渠南侧。“四个中央”与北侧市级行政中央共同组成了郑州市民公共文化做事区。“四个中央”方案范围为南水北调干渠以南,凯旋路以西,陇海路以北,用地面积约1.53平方公里,东西2800米,南北570米。
郑州大剧院位于郑州市民公共文化做事区中部,区域城市轴线东侧,西临文博广场及博物馆(汇智路),南接四个中央带状景不雅观轴“汇文绿谷”(传媒北路),北靠城市干道渠南路,东临雪松路。
△ “四个中央”区域位置图
基地北侧有一条南水北调水渠,南侧是一片生态湖。在兼具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氛围中,建筑应是理性与浪漫的结合,以理性表示新区的时期感,以浪漫表示建筑与环境的衔接,形成亲民的形象。
△ 郑州大剧院位置图
本项目紧张功能包括歌舞戏院、音乐厅、多功能厅、戏曲排练厅四个独立的戏院及附属配套用房。个中,歌舞戏院1687座、音乐厅884座、戏曲排练厅461座、多功能厅421座。建成后,本项目将成为郑州市的最高演艺文化互换平台。
02 设计理念
“艺术方舟,唱响九州文明之华章,黄河帆影,演绎中原艺术之源泉。”郑州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远,秘闻深厚。郑州大剧院以“艺术方舟,黄河帆影”为设计理念,描述一艘通报文明的古舟巨舰,航行于黄河之上,经天亘地,扬帆破浪,犹如凝固一幕气吞山河的歌剧,以一种气势磅礴的精神象征,独具中原秘闻的建筑形象彰显郑州强烈的文化轴心地位。
△ 造型意向剖析图
“艺术方舟”的观点应以“帆”为元向来实现,延伸提出“黄河帆影”。设计以“帆”为形式措辞塑造方舟建筑形态,通过六片曲面外围护墙体来营造建筑各个角度如船似帆的形态意向。
△ 造型构思草图
全体建筑坐落在4.5m高的坚实花岗岩基座之上,独具气贯长虹之势。每片“船帆”中又用通高的凹缝强化“帆片”的机理,尺度大气,张力十足。每当夜幕降临,室内残酷的灯光可通过大玻璃幕墙透映而出,“船帆”蜕变成拉开的巨幕,不雅观众在建筑里的活动若隐约现,凸显大剧院作为不雅观演建筑的艺术特质。
观点方案的提出,完备是基于理性剖析,而绝非盲目的沿袭历史符号,但其又并非没有历史传承,“黄河帆影”是将中原文化以当代的、艺术的办法延续到精神层面,以契合时代、契合建筑类型的办法诠释了地域文化与建筑内核,这是文化传承与理性创新。
△ 西侧主入口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03 总体剖析
功能布局
郑州大剧院位于文化建筑群中,狭长基地上自西向东依次方案的项目是:奥体中央(运动场、体育馆、拍浮馆)、文博艺术中央(美术馆、档案史志馆、博物馆、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央(科技馆、群艺馆、杂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央、妇儿活动中央、康健中央)、当代传媒中央(报业大厦、广播电台、电视台)等16个单体项目。
△ 郑州大剧院位置
轴线关系
郑州博物馆坐落在中央位置,大剧院与美术馆位于中轴线两侧,与博物馆形成品字形布局。
△ 文博艺术中央建筑布局
在轴线关系中定位大剧院,应是理性简洁的,而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表达。因此,选择了方整简洁的建筑体量,并与博物馆、美术馆形成呼应关系。
△ 文博艺术中央建筑关系剖析
建筑布局充分尊重基地内轴线关系,南侧主入口呼应博物馆,西侧次入口呼应美术馆。在城市设计层面有机衔接了建筑群体及公共空间。建筑简洁完全,延续了东西轴线脉络,形成连续的城市界面,提高建筑形体与公共空间的契合度。建筑轮廓清晰流畅,契合了总体方案理念,与周边建筑及广场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
功能集约
郑州大剧院的基地较小,净用地面积3.78万㎡,总建筑面积127739.67㎡。设计通过旋转戏院方向,集约支配了三剧院一黑箱厅,并在同一层整合了三大演艺空间,知足座椅数量的同时,优化办理了人流、疏散、声学、构造等技能难点。
△ 鸟瞰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景不雅观设计
郑州大剧院景不雅观设计从属于“四个中央”景不雅观项目,位于汇文绿谷北侧地块,景不雅观面积为28530.45平方米(包括下沉广场部分)。
通过对本地的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戏曲文化等四种文化类型的梳理,以具有艺术性的盛花植物群落为绿化主体,通过线性设计手腕表示连接传统民俗和当代艺术的文化时空纽带,以“大河风尚”为创作主题,勾引出“文化之舟·艺术星河”的设计理念。
△ 总平面图
04 建筑设计
形态
通过建筑形体塑造,对公共空间的尺度和界面进行调控,形成宜人的户外空间,丰富广场及街道的视觉体验,提高空间品质。曲率变革的建筑形态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优化、细化和创造性设计,使建筑与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
△ 东南侧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设计在方整的轮廓外描述了六笔曲线,通过外表皮的加法,不改变主体空间形态,柔化告终实的边界,曲率幽美的弧线外墙构成帆影的形态意向。
立面选材为浅银灰色金属铝板,金属板顺应建筑形态铺装,形成斜向拼缝。顺应建筑形态的材料铺装办法,冲破了水平垂直铺装的沉闷与呆板,强化了黄河帆影的构思理念。
△ 东侧局部实景照片
(拍照:韦树祥)
△ 幕墙细部造型肌理实景照片
空间
在大剧院建筑中,三戏院是空间主体,其形态必须依据利用功能而定,是理性的。而各演艺厅之间的空间形态是自由的,是不受束缚的。三大戏院外界面依功能设计,通过方向的旋转和调度,形成了江河汇聚、九曲华章的空间意向,呼应了黄河帆影的外部形态。
△ 内部空间“九曲黄河”构思
△ 共享大厅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歌舞剧厅采取胡桃色水性木纹漆,曲率流动的池座与顶界面和侧界面融为一体。
△ 歌舞剧厅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戏剧厅从戏曲艺术和地方特色中汲取灵感,采取暗赤色与黄色,形成浓郁的色彩氛围,表示了戏剧强烈的艺术特色。
△ 戏剧厅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音乐厅空间意向取自黄河之水天上来,在顶界面上形成曲率幽美,涌动变革的流动曲面,犹如奔驰不息的黄河水,其间引入九条光带,寓意九曲黄河。
△ 音乐厅实景照片(拍照:王海龙)
在音乐厅下方支配了430座黑箱剧院。将三大戏院整合在同一剧院,并叠层支配黑箱剧院,海内较为少见,在用地面积有限的情形下,很好的知足了利用需求。在布局层面对室内外空间进行优化,形成亲切的尺度关系、紧密的室内外空间联系。黑箱厅顶棚直接将构造外露,结合灯光支配,形成无影天棚。
△ 黑箱厅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技能
郑州大剧院涵盖三大演艺剧厅,其构造一定是大跨度的,为了简化构造、整合空间,设计采纳构造与主体相分开的办法,用整体构造覆盖三大演艺戏院。构造与三大演艺厅不发生直接联系,给予建筑造型更大的自由度。演艺厅楼板与建筑立面分离,形成完全的建筑表皮和边庭空间。
郑州大剧院东西跨度达200米,南北跨度140米,为减少构造跨度,将歌舞厅舞台部分做为混凝土构造,别的为空间桁架构造。
△ 构造模型
在室内设计中,并未将构造构件进行包裹和覆盖,形成富有逻辑感和秩序感的室内空间,建筑与构造共同表示了理性求简的创作初衷。
△ “边厅”实景照片(拍照:韦树祥)
05 技能图纸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郑州大剧院
培植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郑西新区
功能内容|包括歌舞戏院、音乐厅、多功能厅、戏曲排练厅四个独立的戏院及附属配套用房
用地面积|50942.97㎡
建筑面积|127739.67㎡
设计韶光|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
项目状态|已建成
设计团队
梅洪元事情室
建筑设计二院
项目总卖力人|梅洪元
主创建筑师|梅洪元、赵建、陈禹、吴信德、白宇
项目卖力人|白宇、吴信德
建筑专业|白宇、吴信德、李宁、赵建、朱琳、王海龙、史秋亮、杨淑品、刘曦、李重毅、赵梦阳、韩敬伟
景不雅观专业|王未、曲广滨、刘建石、扬琴芝、于松歌、孙静
构造专业|袁振军、李晓雷、苏芳迪、孙博、高梅子、王国兴、李刚、王军、刘洪庆
给排水专业|常忠海、刘锐锋、吴莹
暖通专业|李祥、苗实、刘小林、朱添奇
电气专业|王岩、王曾璞、王海新、张润普、张力鹏
图文供应|梅洪元事情室、建筑设计二院
微信编辑|品牌运营管理办公室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 HITAD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