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落姑陈
《1》
上周末,抽空去了朋友的茶肆。
后院里,矮松绿意茂盛,绿草青石,颇有几分枯山水的意味。
这间屋子,是她闲置的老屋。
硬是在水泥楼宇间,开辟出了这一方净土,打造出了一隅庭院。
还真别说,一下子就被治愈了。
作为福建人,你可以让他一天不用饭,但一天不喝茶,恐怕弗成。
时常以为,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茶水。
而拥有一间茶肆,则是很多民气中的终极梦想。
平日劳碌的生活中,很难有空能闲适下来。
但若是独处之时,坐在精心支配的茶肆里,享半日清福,那是奢侈又大略的事。
窗明几净,茶喷鼻香悠扬。
用自己喜好的办法,可阳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
本日就来说一说,刚开始喝茶的朋友,该如何在家里支配茶席呢?
《2》
首先,想要支配一个干净、简约又整洁的茶席,推举干泡台。
干泡台,是和湿泡台相对应的一种观点。
湿泡,是过去传统的一种功夫茶泡冲泡办法,顾名思义,代表泡茶时,茶盘可以是湿润的状态。
基本上,一个茶盘,就占满了全体桌子。
其他的泡茶工具,则是全部摆在湿泡台上。
泡茶过程中产生的那些废水,比如烫壶温杯的水,或者不要的茶汤,还可以直接倒在茶盘上。
水会顺着管子,流到底下的茶桶里。
动作可以大一点,洒脱自若一点,不必担心茶汤洒出来。
反之,干泡则代表,在泡茶时,茶桌上要只管即便保持干燥。
除了盖碗、公道杯和茶杯中能盛水,其他地方,都假如干的。
假如有茶汤欠妥心溅出来,要立马用茶巾擦干。
并且,干泡法不依赖于弘大的茶盘,更加节省空间,也更方便日常清理。
以是,纵然家里没有专门的茶肆,只要有张桌子,摆上干泡台,就能泡茶。
盖碗和公道杯的底下,可以是一个茶盘。
木制的、藤编的、陶瓷的、大漆的、乌金石的……
不强求价格多高,造型多精美,丰俭由人。
当然,干泡台也可以连茶盘都省去,留下一张茶席布即可。
颜色和花纹的选择上,一是符合自己的审美,二是符合整体氛围。
总之,迎合自己的需求。
《3》
其次,选择主泡器。
茶桌之魂,当属盖碗。
不过,不是由于盖碗多么俊秀,多么昂贵,而是由于材质得当,器型称手。
回忆各位铺设茶席的目的,不正是想要安安心心地喝一杯好茶吗?
而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汤,原汁原味的茶汤,盖碗的浸染功不可没。
比起其他的茶具,盖碗的上风在于,泥料细腻,不吸喷鼻香也不吸味。
尤其是和紫砂壶比起来,后者是双气孔构造,用来泡茶,难以还原最真实的茶喷鼻香和茶味。
还是白瓷的盖碗,最接地气,也最好用。
其余,盖碗的器型,利于快速注水和快速出汤。
宽阔的碗口,能容纳不同茶类,条索大小不一的茶叶。
就连水仙那样粗壮、粗大的条索,还有梗粗叶大的寿眉,用盖碗来泡都完备没问题。
水注进去,立马合盖,及时出汤。
泡好茶便是须要如此,快进快出,前几冲确保不闷泡,不坐杯,让内含物质均匀浸出。
纵然新手在练习时,欠妥心磕坏了,摔碎了,也不会心痛。
物美价廉,非它莫属。
《4》
再次,选择与盖碗搭配的工具。
这里所指的,是公道杯。
盖碗和公道杯,是一对好差错,互帮互助。
盖碗用来泡茶、出汤,而公道杯则用来盛汤、分汤,两者互不打扰,又相辅相成。
白瓷盖碗,可以搭配白瓷的公道杯,但更推举用玻璃材质的公道杯。
通透、清洁,能清楚地看到茶汤里的清澈程度,有没有杂质,茶毫多不多。
此外,公道杯还分为带手柄的和不带手柄的。
带手柄的,利用起来不随意马虎烫手,可以装更多茶汤。
没有手柄的,只能只管即便握住上方,这就意味着公道杯里的茶汤不能太满,最多只能盛一半。
但无论选择什么器型,什么材质,都要买嘴长的,起勾引效果。
倒茶时,茶汤便可以顺着杯嘴流下来,不随意马虎洒到茶席上。
泡茶的时候,还可以把稳不雅观察,哪里有水渍,哪里就要及时擦干。
保持好习气,自然能拥有愉悦的喝茶心情。
《5》
接下来,要准备品茗杯。
普通点说,便是喝茶的杯子。
有了盖碗,有了公道杯,再添上茶杯,就能开始美美地喝茶了。
而实在,茶杯的选择,也会间接影响茶汤的表现。
如果是紫砂、粗陶类,毛孔比较大的茶杯,就会吸喷鼻香气。
若喝的是一泡好茶,把喷鼻香气都吸走了一大半,那就太可惜了。
因此,正常情形下,大家都喜好用白瓷茶杯。
既不会吸喷鼻香吸味,还能看清茶汤的颜色,欣赏稠度。
格局的话,按照履历,提倡各位去买高一点、瘦一点的茶杯。
这种器型,喷鼻香气不随意马虎散失落,还能顺便充当闻喷鼻香杯,造型也很都雅精细。
像是敞口型的茶杯,茶汤冷却得快,喷鼻香气也会快速挥发。
轻微喝得慢一些,就以为茶喷鼻香弱了,不是最好的味道了。
《6》
末了,是茶盂。
由于干泡台不能像湿泡台那样,随性挥洒茶汤,就要专门准备一个储水的容器,摆在桌上。
这个容器,就叫茶盂。
它可大可小,可高可矮,可胖可瘦,紧张看自己利用方便。
只要方便倒废茶,方便端走洗濯,轻巧一些,就可以了。
详细买什么样的,由自己决议。
顺便提一嘴,茶盂摆放的位置,不要和泡茶的工具贴得太近,否则随意马虎磕碰到。
但也不能间隔太远,否则不好倾倒茶汤。
最好是摆在手臂伸出去后,能绝不费力够到的间隔,便是刚刚好的。
《7》
茶桌上,还须要添上很多小工具。
比如,克秤、茶夹、茶则、茶剪、茶针、茶巾,等等等等。
每一个,都有着不可被替代的用场。
当然了,在新手阶段,逐步摸索,找到适宜自己的茶具,支配氛围轻松愉悦的茶席,才是关键。
纵然条件有限,环境简陋,那又何妨?
只要有心,哪里都能喝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以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落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