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博物馆位于安徽绩溪县旧城北部,基址曾为县衙,后建为县政府大院,现因古城整体纳入保护修整方案,改变原有功能,改建为博物馆。包括展示空间、4D 影院、不雅观众做事、商铺、行政管理、库藏等功能,是一座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
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名称由来的稽核和对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调查研究。
全体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落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
待周边区域修整“改徽”完成,古城风貌得以规复后,建筑将与全体城市形态更加自然地融为一体。
为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现状树木(特殊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 年树龄的古槐),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建筑群落内沿着街巷设置有东西两条水圳, 汇聚于主入口大庭院内的水面。
建筑南侧设内向型的前广场——“明堂”,符合徽派民居的范例布局特色,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的“聚拢风水之气”的理念;主入口正对方位设置一组被抽象化的“假山”。
环绕“明堂”、大门、水面有对市民开放的、立体的“不雅观赏流线”,将游客引至建筑东南角的“不雅观景台”,俯瞰建筑的屋面、庭院和秀美的远山。
规律性组合支配的三角屋架单元,其坡度源自当地建筑,并适应连续起伏的屋面形态;在适当采取当地传统建筑技能的同时, 灵巧的利用砖、瓦等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并考试测验使之呈现呈现代感。
项目名称: 绩溪博物馆建筑事务所: 李兴钢建筑事情室主创建筑师: 李兴钢、张音玄、张哲、邢迪、张一婷、易灵洁、钟曼琳项目详细地址: 安徽绩溪来源:goo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