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熊轩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做事能力培植,推动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做事站点和人力资源做事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做事体系向基层延伸、向屯子覆盖,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和美建筑设计雇用 施工工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奋斗驿站就业“幸福里”社区正在开展孕产妇照料技能培训。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2023年,云南创新培植了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幸福里”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聚拢屯子地区分散的劳动力,以“零工”形式助力群众稳定增收,构建了家当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三方共赢的“幸福里”社区模式,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截至目前,云南已评审认定州市级以上就业“幸福里”社区56个,保障岗位需求24.9万个,组织就地就近就业42.24万人次,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集就业、创业、生活等为一体的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社区将周围分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做事当地350家蓝莓、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办理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两头难”问题。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一处蓝莓栽种大棚里的蓝莓。
新华社熊轩昂 摄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方先容,“幸福里”社区在每年蓝莓产季供应“点单式”精准就业做事,在全力保障蓝莓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务工群众带来每人每天120元到150元的务工收入。

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除了“幸福里”社区,云南还打造了174个零工市场和16432个“家门口”就业做事站,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打通就业做事的“末了一公里”。

“没想到才来一次,就找到了得当的事情岗位。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居民杨洪英想利用空闲韶光做一份零工,在西畴县零工市场事情职员的帮助下,她很快便找到了一份得当的事情。

西畴县零工市场卖力人李翠林先容,市场内设置了求职招聘做事区、创业辅导区等区域,事情职员会根据求职者意向、个人兴趣、家庭情形等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市,是劳动力资源大市。
昭通市近年来积极探索“零工市场+”就业做事模式,打造集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创业咨询等为一体的零工就业做事综合体,供应全链条就业做事。
今年以来,昭通市11家线下零工市场已累计做事2.3万人次,发布零工岗位5.1万个。

求职者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零工市场咨询岗位信息。
(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立志先容,依托“幸福里”社区和零工市场,云南各级人社部门强化基层公共就业做事平台的就业需求摸排、技能培训、就业声援等功能,今年以来全省屯子劳动力转移就业1547.27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7.23万人次,扶持创业4.12万人,供应创业金融支持73.2亿元。

下一步,云南省人社系统将持续加强就业做事体系培植、提升就业做事能力,在公共就业做事中融入创业支持和技能培训,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供应有力支撑,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