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武侯区腹地
杜甫草堂旁
矗立着一座白色的三层小楼
大片的落地窗内散发着橘色的暖光
屋内静坐一女子
身着布衣,长发轻挽
专注的沏着茶
这淡然美好的一幕
让每一个匆匆途经的行人
都忍不住往里看上两眼
却又不忍心打扰
小楼门口的木牌上
清晰地刻着四个字
“非宿·艺舍”
女子便是这里的主人,洋洋
洋洋出身在一个平凡的家庭
考大学时为了更好就业
选择了自己不喜好的专业
事情往后
也曾梦想和杜拉拉一样
在残酷的职场
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她做美编、写文案、干策划
有身6个月
依旧能挑灯夜战到凌晨三点
事情好几年里
她一贯以“冒死三娘”的姿态奔跑着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
她向生活妥协了不下100次
可是,她真的好想过得慢一点
终极,她决定为自己任性的活一回
开一家民宿
习琴绘画、读书烹茶
过自己空想的生活
真正开始筹建民宿的时候
她才创造远没有想象中的诗情画意
在大半年的韶光里
她和工程队沟通到“头破血流”
与材料商争每一分利
为了每天的房租与韶光赛跑
还在没有空调的工地上
冻出了冻疮
改造前的民宿
即便是这样她依旧很欣慰
虽然建造的过程苦了点
但她的内心丰盈而充足
每一天都离梦想更近一点
建成后的“非宿·艺舍”
融着主人的灵魂与气质
一如洋洋这个人
娴静而妖冶
建成后的民宿
洋洋的第二职业是画师
她善于工笔画
尤其喜好画身着汉服的仕女
每一幅画都散发着
古代女子的温婉气质
“非宿·艺舍”也是如此
仿佛是从画中走来的翩翩公子
古朴的中式家具
淡雅柔和的灯光
装修的绝不张扬
几分禅意、几分安静
这里有共九间房
房间里三国地名的先容引人容身
一器一物都带着蜀国的气息
让原来纯挚的住房
增长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舒适的床品
古喷鼻香古色的装修
让住在这里的客人贪婪享受着
闹市中难得的宁静
看一本书、饮一壶茶
感慨着三国的尔虞我诈
洋洋喜好茶艺
也爱约上三五好友品茗
以是民宿里总是飘着淡淡的茶喷鼻香
大厅里摆着老榆木长桌
讲究的窑瓷茶具、精挑细选的茶叶
无论来此的客人是不是茶道中人
都爱在此品上一二
洋洋偏爱老物件
古老的物什让民宿更添怀旧的味道
曾祖父留下的老桌子
已有80年的历史
昔日家族的风光已不复存在
但老桌上流淌的回顾
总让人想起懵懂的童年光阴
挑箱是奶奶的嫁妆
桧木或樟木的材质可以防虫
用来裝喜被
这满载祝福的箱子结实又实用
藏在床下几十年依旧无缺坚固
一如那个年代人的爱情
民宿里有很多的老物件
太师椅、八斗柜
老木的沁喷鼻香随着年代久远会逐渐消散
但故乡的气息、光阴的印记
却越来越浓郁
给人一份难得的归属感
杜甫草堂旁的老城区
转角便是成都最接地气的巷子
坐落在这里的民宿
可以品尝到老成都的三花盖碗茶
摆一摆龙门阵
吃一顿热辣的老热锅
过一次最隧道的老成都生活
洋洋说,实在住宿只是这里的根本
围炉烹茶、焚喷鼻香操琴
插花写意、笔尖楷隶
才是她对民宿全部的期望
她时常举办艺术沙龙
读书会、品茶会、音乐雅集
绘画体验、国学讲堂等等
让自己神往的生活
不再是写于纸上的诺言
这里已不仅是一座屋子
而是一方天地
承载着她生命的意义
起笔尖楷隶,听琴音绕梁
诗和远方,可遇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