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向中国公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一声令下,陈毅、粟裕急速指挥所部进行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
公民解放军雄狮百万,兵分三路,饮马长江。
10兵团为东突击集团。我28军加强31军第92师及特纵炮兵5、6两团的3个营和高机分队,在第10兵团的战斗序列内编为中路军。任务是在左邻29军、右邻31军的协同合营下,在八圩港至头圩港间起渡出航,从江阴以西之申港、夏港之间上岸打破,歼灭当面之敌21军,建立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江,而后迅速向敌纵深发展进攻,攻占舜过山、新安镇、焦溪镇等地,前出割断京沪铁路,再攻占武进、戚墅堰等重镇,连续向南挺进。
出发前的末了一顿晚饭是吃的水饺,同道们一边吃,一边有说有笑,难以抑制住临战前的喜悦,有的说:“自古英雄出师饮酒三杯,我们渡江吃饺子一顿“;有的说:"打蒋匪犹如吃饺子,一口一个,不愁不把他吃光。”军中“秀才”、248团团长雷英夫同道即兴吟诗一首:“为民除害南征,红旗飘飘迎风;哪怕长江万里,非灭蒋匪弗成。”在一片笑声中,更激起大家的万丈豪情。
4月21日19时40分,我82师加强84师之252团及山炮、工兵各一个连,从上四圩、五圩、六圩至下头圩起渡出港;我83师加强军警卫营及山炮、工兵各一个连,从下圩、二圩至头圩港起渡出港。84师欠252团随落后步。特纵5、6两团增援我军渡江作战的远射程炮兵,组成岸上炮群。军山野炮兵团一部分别装载在火力船上,伴随渡江部队提高。
我军渡江第一梯队为82师第244团、245团,83师之第247团、248团,各突击营在前,团本队在后,乘260只民船,迅速编成航行队形,列队提高。岸上增援炮群弹上膛、目标对准南岸仇敌阵地,待命射击。正当我百帆齐发、列队航行之际,东北风越刮越大,真是天助我也!
船老大们高兴地说:“毛主席真是洪福齐天,东风也来助我一臂之力。”顺风行舟,乘风破浪,战船彷佛离弦的箭一样,直指大江南岸申港、夏港。当我船队过了大江中流、连续向南岸航行时,岸上敌炮溘然展开进行拦阻射击!
一时遍江火光闪闪,枪声震天,仇敌的炮弹不断在我船队近旁炸起冲天水柱,远处传来舰艇的马达响,天空有飞机嗡嗡叫,激烈的战斗展开了。我岸炮群50多门大炮立即反击。压制和摧毁仇敌炮兵阵地。伴随船队提高的火力船也展开射击。炮声隆隆,落弹似雨,浪花飞溅。在这存亡关头,我船队队形不乱,没有一个船工水手表示胆怯,没有一个战士畏惧!
大家不畏艰险,迎着仇敌的拦阻炮火奋勇提高!
溘然,敌炮击中了我突击队的一条船,江水涌进船舱。在这存亡关头,共产党员张明日亲同道,不平不挠,一把捉住救生圈,跳入江中,用身体挡住洞口,一贯坚持到上岸。248团二营(突击营)的一只船桅杆被打断落了帆,船在波浪中打起转来。一位同道急中生智,把被子拴在半截船桅杆上;船舵被波浪冲毁了,用背包绳子把舵捆起来,船工和战士们同心协力冒死摇橹冲过火网。这时第一梯队各团突击营船队,在弹雨中穿过激流,距敌岸三四百公尺时,岸上仇敌的步机枪火力一齐展开阻我靠岸,我船上各种火器也一齐展开向敌射击,船工水手照常挺身摇橹,忘掉了个人安危。在距敌岸百公尺时,战士们争先恐后地跳下船,涉过浅滩,扑向仇敌阵地。
在上岸作战中,首先上岸打破的先锋营是244团一营。该营于20时30分,在副团长宋家烈、营长戴先运的率领下,首先打破仇敌东港头防线,疾足先得,歼灭守敌一个排,盘踞了徐村落滩头阵地,立住了脚跟。战斗中,该营3连5班副班长袁满生第一个跳下水,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冲向敌地堡,向堡内连投两枚手榴弹,爬上地堡顶,歼灭了仇敌,攻占了仇敌第一个地堡。该营上岸后,随之245团1营,247团3营,248团2营等三个突击营冒着枪林弹雨,分别从申口岸岸至新沟间上岸,占领了敌之滩头堡垒,建立了滩头阵地。这时,无数旗子暗记弹腾空而起,报告着渡江上岸成功的胜利。我北岸炮群的炮火随即延伸,掩护上岸部队向敌滩头纵深发展进攻。江岸守敌丧魂落魄,丢盔弃甲而逃。我突击队迅即扩大巩固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上陆。由于上岸夜色漆黑,许多同道与他们所在的班失落掉了联系,可是,大家主动协同并肩作战,时常可以听到“我与本班失落掉联系,归你指挥,快请你给我(们)任务吧”。“咱们不管哪个单位,都是毛主席的军队,一块冲啊!
”的呼喊声。大家同仇敌忾,奋勇争先,彻底摧毁仇敌所谓的长江“天险防线”。
22日晨,我已掌握了申口岸岸,唐殷桥、虞门桥、新沟一线滩头阵地,逼近舜过山,对申港守敌完成包围。8时,夏港之敌21军146师企图接应申港之敌突围,以三个团的兵力向我侧后反击,被我击溃。中午时分,敌230师由申港向我反击,我249团2营不惜统统代价顽强抗敌,教导员郑力洲同道及五连同道大部壮烈捐躯,在这危急关头,朱军长亲自组织82师一个营和警卫排武断向敌反击,将敌击溃。13时,82师与252团于申港、唐殷桥、荷花桥地区,全歼由申港突围之敌230师师部和690团,当场俘敌师长骆周能及其参谋长。同时,244团协同83师攻占舜过山。84师251团攻占三河口,歼敌一个连。
23日,我82师245团向南闸切近亲近,协同29军主力攫取焦溪镇、石堰、新安镇后,即于秦皇山、焦溪地区集结。83师攻占舜过山、马鞍山、大山后,一个团直逼南闸。84师上午占领茂山、清明山后,在军侦察营向东青、武进方向侦察提高时,师主力于薄暮占领京沪路上重镇戚墅堰车站,歼敌交警五总队一个中队和列车上的逃敌,割断京沪路。
4月20、21日上午,东集团在渡江时,溘然英国海军舰只紫石英号、黑天鹅号、伴侣号、伦敦号与国民党兵舰只相伴,由东向西驶进10兵团陶勇23军和朱绍清28军防区游弋。当时陶勇和朱绍清两位军长都打电话请示,是否炮击。下午4点钟,离渡江韶光只有一个小时了,叶飞将军正在兵团指挥所里进行末了的支配,电话铃溘然急匆匆地响了起来。
作战参谋见告叶飞:“是23军军长陶勇打来的。”
叶飞接过发话器。
“叶司令员吗?我是陶勇。有件事情向你报告。”
陶勇说:“在我渡江地段对面江上两公里处,有三艘兵舰,游弋不走。请示是否将其驱逐。”
叶飞以为是将要叛逆的国民党兵舰,由于军委和总前委通报过。林遵将率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叛逆,并规定了联结旗子暗记。
叶飞问:“这些兵舰是不是挂的规定叛逆的联结旗子暗记旗?”
陶勇说:“挂的是花花绿绿的旗。”
停了停,陶勇又说:“这些兵舰老在我们和28军正面长江上不走,妨碍我们渡江,有些不怀美意,是否把它打掉?”
叶飞考虑到再过半个小时10兵团就要启渡,事不宜迟,随即他命令前沿不雅观察所升起旗子暗记,警告这几艘外国兵舰赶紧离开这儿。
陶勇问:“如果他们不听,怎么办?”
叶飞说:”如果不听,就开炮赶走它!
“叶飞放下电话,心里感到很不踏实。如果这几艘兵舰赖着不走,肯定影响我军渡江,眼下唯一的办法是,不论采纳何种手段,必须将他们赶走。
榴炮6团接到命令后,立时在前沿不雅观察所升起旗子暗记,发出警告。
英国兵舰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下子,舰上职员都集中在船尾上,炮口转向解放军阵地,连续向前行驶。
很显然,英舰一是想炫耀武力,二是阻挡解放军渡江。叶飞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气氛一时显得紧张。他一咬牙,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决心当机立断。既然你这样专横狂,渡江韶光立时就到,不能再等了,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渡江,搞不好东突击集团都会受到影响,乱了支配。
”开炮!
“叶飞敕令。
炮5团、炮6团和支配在沿岸阵地上的炮兵都投入了炮战,第一排炮弹呼啸着飞向英舰,英舰立时反击,一时长江上水柱突起,浓烟滚滚。北岸解放军阵地上,也是爆炸声不断,火光冲天。
一百多年以来,英国人多次和中国人征战,每次都是他们大获全胜,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这次不同了,他们撞在解放军的铁拳上,大概他们没故意识到,义和团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清政府害怕他们,北洋政府害怕他们,国民党政府也害怕他们,在中国的地皮上,英国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不知道得到了多少好处。而今,逐步强大起来的共产党和公民解放军不怕他们!
一场激烈的炮战之后,黑天鹅号带着浓烟溜走了,紫石英号受到重创,在江上颠簸着。解放军共伤亡252人。个中有团长邓若波,也中弹身亡。
硝烟还未散去,野司的电话就打到了叶飞的指挥所。
”你们怎么和英国兵舰打起来,谁先开的炮?"
叶飞感到事情有些麻烦,他灵机一动,回答说:“英国兵舰先开的炮。”
叶飞放下电话,立时摇通了陶勇的电话,说:“江面上的兵舰是英国兵舰,我们把英国兵舰打伤了,上面来查情形哩!
”
陶勇余怒未消,大声说:“妈的有什么好查的,我最好的团长邓若波都被他们他去世了!
文武双全的人才呢……”陶勇说不下去了,声音哽咽。
叶飞感到这毕竟不是一样平常的事情,便和陶勇订了“攻守同盟”,都说是英国人先开的炮。
解放之后,两位老战友碰到一起,谈到这事时,只有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大概叶飞和陶勇都没故意识到,他们创下了一个记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有史以来第一次与英国人动真的。
中国公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政委李曼村落将军,渡江战役时任28军政治部主任,他在“渡江影象”一文中说:炮击“黑天鹅号”。1949年4月21日上午,横渡长江的统统准备都停当了。一排排的帆船,头尾相接的暗藏在长江下贱北岸特有的竹林深处;大炮已经各就各位,炮口张望着南岸的目标区,炮队镜加紧的迁徙改变搜索新的敌情,战士们照例把就寝提前到上午来。村落中妇女、小孩子、老年人已经开始沿着通往战线后方的波折巷子向北疏散。蒋匪军的蚊式机、野马式机,时时的沿着江岸逡巡侦查,各类迹象都表明大战即将到来。人们还是镇静地仰望着树梢,或抓一把土向空中扬去,切盼东风速来。
忽然紧密的大炮声从西南传来,瞬间炮弹一颗接一颗在竹林里、稻田里、小河边、草地上、村落前村落后爆炸起来。大家正为这突如其来,而又异乎平凡的大炮声所震撼,弹着点已从西向东移去,然后没有动静了。
“两只兵舰,一只大的挂着英国旗,一只小的挂着国民党旗,由西向东,先向我们开炮,我们敕令反击,小的飞快跑了,大的起初很骄傲,后来舰身都打穿十几个洞,便加足马力向江阴方向兔脱了,我们的战防炮也参加了战斗,有一门炮的瞄准镜受伤了,还不要紧。”这是当时的炮兵指挥所的电话报告。
后来,22日我们挺进到江南约60华里的一个小镇时,一群学生围住了我们,手里拿着敌方报纸,神色又惊又喜,当我取过报纸看才创造前天被打得兵舰,是英国皇家海军“黑天鹅号”。有一位同学壮着胆子用疑虑的神气打听说:“你们重创了‘紫石英号’,打伤了‘黑天鹅号’。美国第七舰队还在上海,这样第三次大战是否将要打起来?我的回答是:”长江是中国的内河,绝不许帝国主义行凶,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我们不要怕威吓。“他们听了彷佛以为又新鲜又奇异。这个学生的打听使我考虑了良久,直到一个月后解放上海之役,走过吴淞口,伫立在黄浦江边眺望崇明岛,没有看到一个挂美国旗或英国旗的船只时,这才肯定:”我们的回答对了。
南京。李宗仁官邸。
李宗仁自从接到蒋介石的电报之后,心情一贯处于一种不平静的状态。他想,你蒋介石有为什么权利和资格对我指手画脚?我虽说是代总统,但也是非常期间的最高统帅呀。你老蒋是什么?退就退了吧,还把持着军政财大权牢牢不放,拿我李德邻当什么了,真的把我当成傀儡了吗?上任之初,白崇禧曾给他打电话说,德公,要做就做真天子,不做别人的传气筒。当时,自己也曾这么想。文白也曾要吴忠信这个和事佬把那个文告上的“代”字去掉。但始终没有。吴忠信说,德公呀,就连门卫都不是你的人,你还争什么呀?当时一怔,心想也是,自己还争什么呀,国难当头,代就代吧,但没有想到,这个“代”字,就使他始终像一个花瓶摆在那里。显然,南京失落陷,最多也便是三五天之事。若此去杭州,很可能被老蒋扣作人质。但自己也不能投共产党,只管毛泽东说得天花乱坠,但一个政府的首脑去投另一个政府,是要被众人和后人讥笑的。还是给自己留点清名吧。
思考良久,李宗仁从紊乱中理出头绪后,对他的副官说:“给白崇禧发个密电,通报一下那边的情形。你拿着这份电报去找何应钦,要他给我派一架飞机,见告他,我先去杭州一步”。
何应钦给他派了飞机。
半小时后,飞机起飞。李宗仁满含热泪地在南京转了三圈,然后挥泪而去。
汤恩伯见状,非常恼火,他打电话问何应钦:“李宗仁想干什么?蒋总统离南京时,才转了一圈,他却转了三圈。”
何应钦:“汤总,算了吧。戡乱非常期间,不管怎么说,德公也做了几个月的代总统。”
10分钟后,副官走进驾驶舱,对翱翔员说:“李总统命飞机直飞桂林。”
翱翔员看了他一眼,屈服地改变方向,向南方向飞去。
23日,溪口,蒋宅。
蒋介石比来更显得苍白、干瘪,神色也逐渐有些木讷了。空闲时,常常捧起一本《曾文正公家谱》,独自坐在椅子上入迷。
长衫一阵窸窣作响,蒋经国踏进门来。
蒋介石让儿子坐下,口齿迟笨地见告他,立即去一趟奉化溪口,尽快主持祭祖进谱大典,
蒋氏的修谱事宜早在1947年秋日就开始了,由吴稚晖和陈布雷任正副大裁,秘书沙文若详细卖力,冯孟颛、朱赞卿、杨菊庭等主笔。
蒋氏原谱传下来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是从江苏宜兴迁来,一种说是从宁波迁来。他们找遍当地蒋姓旧谱,找不出蒋氏先人来自宜兴的根据。杨菊庭聪明,他根据第二种说法找出四明有“竹湖蒋氏”,又在《四明谈助》查到:北宋时,有个金紫光禄大夫蒋俊明生有二子,二人同处高中进士,蒋俊明的老师丰稷即命名其家第为“莲花坊”,从此竹湖因“莲花坊”而得名,而蒋俊明恰好原籍奉化。于是,杨菊庭依此为据,做了一篇《莲桂坊蒋氏考》,证明北宋时期的大官蒋俊明为溪口蒋氏的祖宗。
蒋介石很高兴,大大讴歌这篇文章,急命吴稚晖撰文镌碑,记入宗谱。
后来的吴一舟师长西席更加聪明灵光,竟说:“蒋总统的先人,据考证是文圣周公的后裔,开山祖师明龄是周公的第三子,鲁国开山祖师伯禽的亲弟,封于蒋国(今河南固始县)。后世子孙以国号为氏,改姬姓蒋。汉代蒋氏子孙搬家杜陵,汉哀帝时蒋诩任兖州刺史,自蒋诩始直到蒋总统这一代,世系都确实可考,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悠久的民族。”
蒋经国这些天正忙于军队的政治事情,一听要他回家祭祖进谱,心里不觉一惊,与两个多月前在上海打击经济犯罪时受到父亲的斥责一样,有一些不得要领。
他常常跟不上父亲的思想步伐,这可能和他的人生进程有关,他十五岁被父亲派到苏联学习,不满十六岁就加入了共产党。五年后毕业于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学校,哀求返国被谢绝。那时,蒋介石作为国军总司令,正大举“围剿”红军根据地井冈山,他留在苏联,形同人质。好在他生性敏慧、朴实、勤谨,做什么都做得很出色。他先是在列宁大学担当中国学生辅导员,然后到狄拿马电汽工厂作学徒工,再后来,他在石可夫村落当农人的时候,当选为村落苏维埃副主席。他还主编过《工人日报》,当过斯夫洛斯克乌拉重型机器厂副厂长。中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共产国际中共卖力人要他揭橥训斥他父亲的公开信,他居然照办了,而且还是揭橥在《真理报》上。《纽约时报》刊登了此文的择要。直到1937年3月,他才带着苏联妻子和一儿一女,回到蒋介石身边。
十二年苏联生活成功地造成了这个经历相称繁芜的人物。他会搞群众运动,会喊革命口号,处处以“公民公仆”哀求自己,还会严密系统地发展各种组织,如“中正学校”、“青年军”、“青年戡乱建国大队”等等。他有时难免和父亲发生冲突,但他是父亲最虔诚的信徒。他尊父亲为太阳,以父亲的生日为“太阳节”,每年农历9月15日这天,他的部下就大喝其酒,以庆祝“太阳”诞辰。
蒋经国很快调度了自己的感情,他从父亲孤寂木讷的神态里窥出了父亲内心的空虚,这种空虚是须要用某种东西来加以补充的。于是,他匆匆告别父亲,打点行装,迅速赶往溪口。
溪口,风光绮丽,景致依旧,妙高台松柏幽深,雪窦寺喷鼻香烟环抱,剡溪水淙淙长流。蒋公子一到,朱柱赭壁的丰镐房修茸一新。报本堂上高悬着吴稚晖手书的黑府金字横匾。两侧是蒋介石写的楹联,左联是,“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右联为,“光前裕后所望孝子贤孙”。堂内分四排供奉着蒋介石从尊祖父以下四代灵位。首排,曾祖祁增和曾母张氏、毛氏;二排,曾祖父斯千和曾祖母徐氏;三排父肇聪与母徐氏、孙氏、王氏;末排,兄周康、弟瑞青、妹瑞菊、冥配弟媳王氏。报本堂屋顶上福、禄、寿三星高照,两边是“双龙戏珠”,旁边有“五马散墙”,走廊壁上还有“渭水垂钓”、“文王拖车”、“子牙秤相”等鲜艳的彩绘。位于下街头的蒋家祠堂更是人群熙攘,气候万千。从上海招来的京戏班子搭台开锣,整整唱了三天算夜戏。
蒋氏宗族,上有蒋大总统,下到乡里族人,无不举额相庆。
在诸多难题的困扰忧患之中,想一想光辉的先人,彷佛也足以凌厉振奋、志节弥坚了。
4月24日,蒋介石命蒋经国将夫人蒋方良和儿子送至台湾。
4月25日清晨,蒋氏父子到慈庵墓庐与蒋母告别。下午3时,蒋介石拜别祖堂,离开家乡,从象山港登上“太康号”兵舰。驶出港口,蒋介石见告儿子,说:“去上海。”
"那里危险。“儿子和舰长黎玉玺同事说。
蒋介石:”危险,哪里不危险?怕去世,怕去世就别干革命。“
蒋介石到上海后,调集顾祝同、汤恩伯、周至柔、桂永清、陈大庆等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支配兵力,保卫上海。
蒋介石末了说:“……我们今日只有在一个政府之下,以对共的态度为忠奸试金石,凡是反共的政策,就要力谋贯彻,凡是剿共的命令,便要绝对服从。”
总前委命令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向敌纵深剧烈进攻,追歼逃敌。
23日晚,陈毅所部东突击集团主力攻占无锡、常州、丹阳诸城镇,割断宁沪铁路。
何基沣、赵启民率领的第34军(由原江淮军区部队和在淮海战役中叛逆的何基沣部合编)乘胜进占镇江。吴化文、何克希的第35军(由原鲁中军区部队与在济南战役叛逆的吴化文部合编),攻占浦镇、浦口后于当夜渡过长江。
至此,南京解放。
西集团(第2野战军)由马当至贵池段强渡成功,盘踞贵池、彭泽等地。主力挺进浙赣线,割裂了汤恩伯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
南京,总统府。
陈毅、邓小平、刘伯承一起走入总统府。在宁静的长廊内,陈毅喊道:”蒋大总统,被你悬赏10万大洋的陈毅来了。“
陈、邓、刘相互谦让着,末了,陈毅坐在蒋介石坐过的太师椅上,不禁诗兴大发: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年夜水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吟毕,陈毅要通了北平的长途电话,在总统府向毛泽东申报请示战况。
新华社长江前哨22日22时电 公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1000余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公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昼夜起,长江北岸公民解放军中路首先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许,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公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战犯汤恩伯21日督战不起丝毫浸染。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有被我军打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时发起渡江战役,所有预定操持都已实现。至发电为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我军前锋,业已割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4月23日中午,毛泽东在双清别墅的六角凉亭里读完这篇由他亲自撰写的揭橥在《公民日报》新华社电讯稿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想起了陈毅那首七言绝句兴之所致,吟成一首七律。
《七律.公民解放军盘踞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逻辑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仇敌江防被我军全面打破后,22日下午仓促支配退却,我军当即展开向敌防御纵深发展进攻与追击。23日晚,28军兵分三路跨过京沪路,沿太湖西侧“京杭国道”,冒着大雨,在泥泞的道路上向南猛追。25日我军连续提高。26日在攻占宜兴的同时,82师于宜兴城与新沟间截住从南京、镇江方向逃出来的敌54军后勤职员,51军41师123团一部,共5000余人,全被俘虏。
27日,在83师占领长兴、歼敌一个营的同时,我84师在长兴以西又截歼溃敌千余人。28日,吴兴解放后,83师受领了临时军管吴兴的任务。5月3日,三野第7兵团攻占杭州。渡江战役至此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