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还是叫XX吧

图源|网络

电气转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转行做光伏是这几天群里谈论的比较多的话题,有几位建筑设计院的同行成功跳槽到光伏行业,最多的是电气专业的,其次是构造。

跳槽的去向紧张有两个:电力设计院和设备生产厂家。

本日就聊一聊传统(建筑)设计院跳槽光伏行业是否可行,以及跳槽后哪个细分方向更靠谱。

首先是关于哪些专业能够跳槽做光伏

光伏组件及逆变器的生产过程和设计院传统专业干系度最高的是电气,跳槽到光伏行业首选逆变器厂家,次选光伏组件公司。

光伏电站的培植过程和民建差异不大,以是跳槽电力设计院更为随意马虎也对口,个中缺口比较大的专业是电气和构造,以及少量的建筑、给排水等。

建筑电气跳槽电力设计院搞电气设计,上手会慢一些,技能含量也相对较高。

建筑构造做光伏电站土培植计,难度较低,紧张涉及升压站、生活楼的土培植计以及光伏支架根本设计。

难度相对付民建会更低,但偶尔根据场景不同会须要一些工程设计上的创新,上手后会做的比较顺心。

建筑专业紧张是配套升压站和生活楼的建筑设计,事情量不多,但有需求,一样平常到电力设计院后建筑设计不会只卖力某种类型的电站建筑设计,哪里须要去哪里。

其他的给排水、水文、环保、消防、暖通等专业与建筑专业类似。

其次是关于跳槽光伏家当是否可行

比较于房地产已经火了二十年,光伏家当的火爆实在没几年。

我经历了光伏从初始的辉煌到人见人嫌再到成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全体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下图是所有新兴家当技能运用的发展曲线,光伏技能的发展也极其类似。

2010年前后,光伏技能开始大规模工程运用,那时的光伏电站培植紧张靠国家给的高额补贴盈利,产生效益的模式也比较单一,便是通过集中式电站的形式,发电挣钱。

2015年,靠着补贴和政策上的倾斜,生产薄膜电池的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成了中国首富,这是我们国家目前为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光伏家当的首富。

但新技能的发展,每每日月牙异,也是2015年前后,薄膜电池的劣势开始显现,各种投资趋于理性,政策也开始收紧,补贴开始低落。

同期,作为后来让光伏打翻身仗的单晶硅电池技能开始运用(目前的主流便是单晶硅PERC电池)。

2015年到2018年期间,是光伏家当的灰暗期。

发电量低、着力不稳定、投资回报低,对环境不友好(占用太多地皮资源),欧洲还开始以反倾销的手段制裁海内光伏厂家,全体行业哀鸿遍野。

但精良的企业每每是在危急中崛起,隆基在当时凭借单晶硅技能,抬高了光伏电站收益率,大幅度降落光伏组件生产本钱。
愣是在补贴低落、外部制裁的环境中,扩大了市占率,成了行业龙头。

我记得很清楚,18年年中时,随着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补贴彻底停发,包括我在内,所有搞光伏电站设计的人,都以为光伏完了,风电才是未来。

但普通人的格局终归是小了。

2018到2019年期间,可能都不到一年的韶光,作为过度,光伏厂家做了很多分布式光伏项目(那会儿分布式还有补贴)。

没地皮资源的地方就做屋顶光伏,有地有产能的地方就搞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集中式光伏险些很少有人做。

与此同时,单晶硅电池技能的迅猛发展,让组件本钱以惊人的速率低落。

2017年前后还是7~8元/W的造价,在2019年就下探到了3~4元,2020年碳中和提出后,现在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本钱已经在3元以下。

全体光伏家当度过了猖獗扩展后的阵痛期,进入到了有序发展的绿色能源革命期间。

考虑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未来30年,这个行业都不会太差。

末了是关于跳槽光伏行业,哪个方向更靠谱些。

这部分内容紧张是我个人的理解,分几块来讲:

一、关于集中式光伏与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光伏之以是能成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最主要的缘故原由之一便是随着技能发展其运用处景将会多样化。

短期来看,要完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集中式光伏不论是体量还是效率,均优于分布式光伏。

但未来,一定是属于分布式光伏的(指所有无需并网的光伏运用处景,包括BIPV)。

光伏技能目前仍以PERC单晶硅电池为主,可以预见的下一代光伏技能大概率会从HIT、TOPCON、IBC几个路线中产生,但依旧都是硅基电池。

而为实现多场景灵巧运用,未来电池材料大概率是碲化镉和钙钛矿材料,个中碲化镉更像是过度材料,钙钛矿更有可能成为光伏电池的终极形态。

钙钛矿电池不单单光电转化率极高(上限可达到40%以上),其作为水溶性材料的可塑性也极强。

举个例子,当一栋大楼的外立面都刷上钙钛矿涂料时,它就成了一个大型的光伏电池。

当然劣势也比较明显,由于水溶性,一下雨,这个电池就报废了,以是现在占领钙钛矿电池技能全面运用的限定性成分之一便是封装技能的发展。

不过钙钛矿已经运用在一些不会风吹雨淋又可以不计本钱的环境中,比如航天卫星......

二、光伏家当链最具代价的环节

这部分我之前也写过,设备制造商节制了最前辈的技能、最低的本钱以及最精良的人才,行业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

但建筑设计要转行去设备厂家搞技能,险些不太可能,就算过去了,大概率也是去发卖环节。

而光伏组件的发卖又和光伏资源的开拓深度绑定,这部分一定会涉及到工程培植环节,就又回归到了干工程的老本行。

以是,如果是建筑设计想转光伏,最随意马虎的还是去电力设计院,连续干自己本专业的设计。

但如前文所述,光伏电站培植不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现有的工程技能难度并不高,少数工程技能创新仅略有代价。

新能源电站培植的高附加值环节在于资源开拓,谁能搞到好的地皮资源(光资源),能搞定当地政府下发批文核准,谁就能在全体培植环节拿到最高利润。

综上,如果你想转行光伏,可以这样选择:

1.手头有资源,比如家中长辈在某地政府担当要职,完备可以自己熟习光伏项目开拓流程后,成立个中介公司单干。

开拓一个项目可以温饱不愁,两个项目就可以衣食无忧......

2.手头资源一样平常,但善于与人沟通,期望做个发卖,那就去光伏厂家做组件发卖(项目开拓经理),行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靠着提成收入,完爆在设计院画图。

3.期望平稳过度,想换个赛道,最随意马虎也最快速的便是跳槽电力设计院连续做画图匠。
事情还是会很辛劳,出差也远比民建多,但胜在收入还算可不雅观,也相对稳定。

4.网上那种大几千元培训教你做光伏设计、参加行业线下会议 就能够分分钟转行月入几万的,纯割韭菜。

千万千万千万别交智商税了,如果一定要交,不如找我,我能找到靠谱的工程师教你,至少也是综甲院做过小设总以上级别的专业工程师......

以上,写太多了,结尾大略明了些:祝各位都有光明的未来!

PS:确有须要光伏设计培训的(电气、构造、项目开拓),可往后台留言!

-完-

点赞、转发、关注,通报设计行业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