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喷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主座李家超与广东省官员举行网上会议,提出“逆向隔离”建议,让港人在喷鼻香港按内地标准隔离检疫,再以闭环办法进入深圳,办理内地检疫酒店名额不敷的困难。
李家超会后在会上宣告,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均支持有关建议,双方赞许设立专班商榷细节。喷鼻香港方面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带领,有结果再按程序报批后履行。喷鼻香港方向利用落马洲河套地区(以下简称河套地区)的隔离举动步伐作为“逆向隔离”地点。
“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流动起来。”喷鼻香港特殊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对新京智库说,“以是在想办法让港人怎么便利通关入境。”
2022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纲要》规定的第一个目标实现年份。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培植取得了哪些进展?大湾区培植还面临若何的难题?新京智库为此专访了梁志仁。
喷鼻香港经济第二个“新引擎”
新京智库:三年来,喷鼻香港在大湾区培植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梁志仁:从2019年2月提出《纲要》到现在,尤其是过去这一年,即2021年到现在这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培植进展是很快的。
比如,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政策体系。在2019年出台的20多项政策方法里,有些政策是便利港人的,有些是扶持家当发展,例如科技创新的。这些政策都很好,但尚欠系统性。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一些很明显的变革。去年9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横琴粤澳深度互助区培植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当代做事业互助区改革开放方案》;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天下的粤港澳全面互助总体方案》。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主要平台。这三份《方案》的出台让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培植事情更加系统化,也有了重点的方向和目标。
此外,还有第四个互助平台,便是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互助区”。它也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进展。河套地区位于深圳与喷鼻香港之间,范围比较小。目前第一批八栋楼已开工在建,2024年底将建成投入利用。互助区紧张用于喷鼻香港与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互助。两个城市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发展和互助空间。比如,生物科技便是个中一个比较大的互助领域。喷鼻香港也操持设立一个生命康健创新科研中央。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港深科创方面的互助,喷鼻香港也提出了“喷鼻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包括全体喷鼻香港北部地区,约有三百平方公里,个中新田科技城与河套地区均方案重点发展科创。可以说,这是北部都会区的培植重点,也是喷鼻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新引擎。实在,前海也有类似扩容的情形。前海互助区面积也从原来约1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121平方公里。
港粤间的互联互通,包括根本举动步伐的“硬联通”和制度规则的“软联通”,也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比如,去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今年7月,港股与A股正式实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喷鼻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也进一步拓宽了喷鼻香港与内地互通的投资产品范畴。
再如,今年7月,中国公民银行与喷鼻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优化货币互换协议,改为常备协议形式,无需续期。这可确保喷鼻香港作为离岸市场有充裕的公民币流动性,进一步巩固喷鼻香港发展离岸公民币业务的独特上风及领先地位。
此外,喷鼻香港的法律、建筑工程、方案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备案或考试办法,取得在大湾区执业的资格,人才在粤港之间更加便利地流动。可以说,粤港澳之间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自由流动政策在一步一步落实。总的来说,这三年多的进展是快速的,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喷鼻香港有“三个”紧张上风
新京智库:喷鼻香港在成本、人才、技能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上风,在大湾区培植背景下,喷鼻香港与广东、澳门等其他城市如何推进经济互助,目前是否有哪些方面的考试测验或操持?
梁志仁:喷鼻香港比较多的互助还是与大湾区,由于临近,互助机会也比较多。但喷鼻香港也在跟内地的不同城市,比如北京,还有东北、西北等一些城市都有互助。
喷鼻香港有三个比较突出的上风。紧张是金融方面。喷鼻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央,汇聚了来自国外和内地的浩瀚金融机构,喷鼻香港本身有相称雄厚的成本,也是空想的投融资平台。比如,很多外国公司在喷鼻香港设立分公司,然后再投入内地市场;发展比较好的内地企业也会到喷鼻香港集资、上市。现在喷鼻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政策也更加灵巧,对付一些生物科技公司,虽然可能还没有盈利,但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也会许可在喷鼻香港上市。如今,喷鼻香港已经成为环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
其次,喷鼻香港有丰富的市场开拓和管理履历。我在一些内地城市跟当地的商界朋友互换时创造,他们的产品都不错,但是对付如何打入外洋市场、树立品牌等问题认识不深。这些实在都是喷鼻香港的强项,干系领域的专业人士很多,不少更是业内顶级的专家。这是内地城市可以跟喷鼻香港开展互助的个中一个方向。
喷鼻香港特区政府在内地设立了五个办事处、11个联结处。喷鼻香港贸易发展局也在内地设立了13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联结处)的功能包括促进喷鼻香港与内地的经贸互助,推广喷鼻香港各项优质的做事。
喷鼻香港正在兴起的第三个上风是创新科技。喷鼻香港的大学根本研究实力比较强,有5所大学位列环球百大,汇聚国际科研人才,喷鼻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在推动创科发展不遗余力,先后投放了超过1500亿港元,发展基建、吸引和培养人才。以前有一个说法叫“前店后厂”,即在喷鼻香港发卖、内地生产。最新的趋势可能是“前研后产”,即喷鼻香港(与内地互助)研发、内地生产。最近的例子,喷鼻香港大学袁国勇院士团队在研发的喷用型新冠/流感双效疫苗,正在做临床试验。这个新冠药物是与厦门大学、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株式会社共同研发的。
喷鼻香港特殊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图/ 新京报 肖隆平 摄
新京智库:喷鼻香港政府最近提倡“再工业化”,成果如何?
梁志仁:特区政府希望喷鼻香港未来能够在一些领域发展高增值家当,但喷鼻香港毕竟地皮有限,以是只能选某一些行业,像高新的家当——须要占用的地皮不会太大——来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家当链。当然,想要算作果还是要一些韶光,由于要盖得当的当代厂房,还要引进企业,这都须要韶光。
喷鼻香港虽然制造业规模小,但有一些行业在喷鼻香港已建立良好的根本和信誉,发展得不错,比如食品、中成药,都具备条件进一步发展。
一些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等,喷鼻香港也有一定研发上风。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十多年前,喷鼻香港理工大学一个团队发明了一款电动车MyCar,但由于缺少商业化和产品化的支持,末了将品牌和技能卖给了一家美国公司,现在看来有点可惜。
以是,在我看来,喷鼻香港要选对行业,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一个研发项目想要实现家当化实在很难。以是,政府在根本举动步伐方面该当供应得当的、当代化厂房,然后引进得当的企业来发展。
四大中央培植小有成绩
新京智库:“十四五”方案纲要进一步支持喷鼻香港培植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央、亚太区国际法律及办理争议做事中央、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央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互换中央。喷鼻香港将如何培植四个“中央”?须要国家层面哪些支持?
梁志仁:中心政府这些年来一贯大力支持喷鼻香港四个新中央的培植。比如中心政府给喷鼻香港在科创领域创造的政策支持,促进科创干系的要素流动。喷鼻香港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工程技能研究中央喷鼻香港分中央,喷鼻香港和内地研究职员已有很多互换互助的机会。过去数年,我们在内地科研资金过河和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等多方面都有打破性的进展。我们可以与内地的大学、研究机构共享资源。
再如,亚太区国际法律及办理争议做事中央,实在也得到了中心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亚造孽律协商组织-亚非国家的一个国际性法律咨询组织,在喷鼻香港设立了区域仲裁中央,可以有力促进喷鼻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办理的枢纽。由于有一些商业争议不一定要通过法庭,也可以通过调度、仲裁等做事来办理。
至于培植中外文化艺术互换中央,今年7月开馆的喷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主要的里程碑。这要感谢北京故宫博物院给予的大力支持。这是故宫数量最多的重点文物外借展出,让喷鼻香港市民和国外游客参不雅观。在新冠疫情后,喷鼻香港特区政府也希望将喷鼻香港打造成一个文化之都,向世界说好中国文化艺术的故事。去年11月开馆的喷鼻香港视觉艺术博物馆(亦称“ M+”)也是中外文化艺术互换的一个主要平台。
可以说,喷鼻香港在四个新中央培植上原来就有一些根本,再加上国家给予喷鼻香港的支持,我们就要把四个中央培植事情做得更好。这是长远的培植,我相信“十四五”方案只是开了一个头,往后还是会连续支持喷鼻香港的。
不断优化金融“工具”
新京智库:有金融人士指出,喷鼻香港离岸公民币市场存在资金循环不畅问题。对此,你怎么看?这对作为国际金融城的喷鼻香港而言意味着什么?喷鼻香港为更好推进公民币国际化和地位,须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培植?
梁志仁:我之前跟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互换时,他说喷鼻香港该当努力扩大离岸公民币市场,目前紧张问题是产品还不足丰富。
只管喷鼻香港目前是环球最大的离岸公民币支付中央,超过七成的离岸公民币支付款额经喷鼻香港处理,但是体量还是不足大。目前喷鼻香港紧张的公民币离岸金融产品是债券。过去紧张是境外机构在喷鼻香港发行“点心债券”,相对付全体公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很小。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在喷鼻香港发行了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召募资金用于普通公办高中培植、城市轨道交通和水管理等项目,这是内地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公民币政府债,对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培植、推动公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主要意义。内地其他地方政府日后也可以到喷鼻香港来发行离岸公民币债券。特区政府去年也首次发售50亿元公民币绿色债券,进一步丰富喷鼻香港离岸公民币金融产品的种类。
此外,喷鼻香港也完成了港股通“南向”(即内地向喷鼻香港)的交易直接用公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将与内地监管部门协商落实。目前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还是要由“沪深港通”系统兑换成港元交易,增加额外的换汇本钱。只要办理一些技能和法律等问题,港股通“南向”引入公民币计价,会降落投资港股的汇兑风险,有助于吸引更多公民币资金沉淀,提升港股通交易的生动度和交易量。
至于2021年9月推出的跨境理财通还处于起步阶段,让大湾区的内地和港澳合伙格居民可通过各自的银行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投资对方银行发卖的理财产品是打破性发展。但目前的限定还比较多,日后须要进一步优化、扩大参与机构和理财产品范围。可以肯定的是,喷鼻香港将会不断强化离岸公民币中央的地位,并促进公民币国际化。
新京智库:有一种不雅观点认为,在上海、深圳金融地位提升的情形下,喷鼻香港国际金融城市的地位影响力低落明显。但今年3月发布的“环球金融中央指数”(GFCI)显示,喷鼻香港仍是环球第三金融城市。你对此如何看?
梁志仁:国际金融中央之间难免有竞争。我们实在不是太关注这些排名,喷鼻香港今年排第三名,明年也可能是第四名,或第五名。关键是我们要把金融根本培植好。比如,喷鼻香港的股票市场发展相称好,监管也完善。虽然近期缺少大型公司上商场资,但是未来内地一些公司从美国退市后可能会考虑到喷鼻香港交易所上市,我们绝对有条件可以吸引这些公司来喷鼻香港上市。
债券方面,债券通去年9月已实现“南向通”,不但拓宽了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渠道,优化资产配置,也促进了喷鼻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此外,喷鼻香港的债务工具结算系统,也正在优化提升,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亚洲紧张的国际中心证券托管平台。
金融科技也是喷鼻香港政府致力推动的领域。我们现在有超过600家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一些独角兽企业、国际有名的研究中央及创新实验室等。虚拟银行、虚拟保险公司及虚拟资发生意营业平台亦在喷鼻香港开始营运,为社会供应创新金融做事。喷鼻香港特区政府支持金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训,也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操持,吸引外地人才。今年11月,喷鼻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举办一个金融高峰论坛,约请天下顶尖的金融行业龙头公司、机构高层到喷鼻香港参会,这也是坚持喷鼻香港作为一个天下金融中央的举措。
粤港澳的制度衔接还需更顺畅
新京智库:喷鼻香港的一个上风是有内地作“大后方”。在大湾区培植背景下,你认为喷鼻香港要如何更好借助与内地的协同发展来巩固、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上风?喷鼻香港政府为此有哪些举措?
梁志仁: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决策实行。“一国两制”是我们的上风所在,但也是要办理问题的关键。实在,大湾区可以说有三种制度:相对内地而言,在喷鼻香港、澳门实施的是“一国两制”,但喷鼻香港与澳门的制度又是不同的,法律制度便是范例,喷鼻香港履行普通法,澳门实行大陆法。以是,大湾区的制度文化是“错综繁芜”的。由于三地要实现协同发展,就须要同步,如果步伐不一致,乃至涌现错乱,就会拖协同发展的“后腿”。
其次,要培植重点区域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前面先容粤港澳大湾区有四个重点平台,我们就要捉住这几个重点平台,然后总结履历推广复制到其他地区。
末了,重点区域的培植取得打破后要做好复制推广事情。我以为已经有了一些打破,出台了总体方案方案,个中一个也支持产学研要形成协力,现在已经逐步有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详细怎么落实,力度可能还要加大。
新京智库:喷鼻香港与内地在交通根本举动步伐上的连通性实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比如港深早已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但有喷鼻香港人士指出,通勤上仍有诸多不便,尤其疫情下更是受到了很大影响。你认为当下存在的问题,反响了在领悟发展上须要秉持若何的态度,又需做哪些方面的应对方法,乃至通过制度层面上的培植来办理?
梁志仁:目前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比较大,以是现在喷鼻香港政府也在想办法怎么实现便利通关。
9月1日,李家超师长西席与广东及深圳的主政官员进行了线上会面,提出“逆向隔离”方案。由于考虑到现在内地的隔离条件有限,要充分利用河套地区建的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履行“7+3”隔离完后闭环到内地。详细怎么落实还要再研究细化,但这是个方向。
长远来看,我们的根本举动步伐已经有了,有高铁、港珠澳大桥,还有一些在改进、优化,比如皇岗口岸、去年已经开通的莲塘口岸,现在由于疫情只用于货运。皇岗口岸正在重修,将来新口岸落成后,乘客可在同一大楼“一地两检”,缩短通关韶光,方便惠民。货运方面,大湾区也在考试测验实现海陆空联运,使内地出口货色可在上游完成安检和收货,然后无缝运往喷鼻香港国际机场,直接转运外洋。喷鼻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近年来也实行了“跨境一锁操持”,通过运用电子锁及环球定位系统设备,减少货色在两地出入境时被海关重复检讨。
此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硬联通”也在推进。比如,喷鼻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研究培植喷鼻香港大水桥和深圳前海之间的跨境铁路通道,为两地供应更便捷的通道。
新京智库: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受关注,便是喷鼻香港、澳门、内地的交通规则不一样。这个问题喷鼻香港政府操持如何办理?
梁志仁:“北车(内地)南下”是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喷鼻香港的地理局限,须要有两地车牌才能入港。而港车北上则较随意马虎落实,但也要干系政策如车辆保险的合营。据我理解,粤港政府原则上已经赞许推出新方法,但详细什么时候宣告还未确定。
不仅如此,粤港澳三地有很多类似的规则、制度对接须要再梳理,须要衔接得更顺畅。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流动起来。现在处于新冠疫情分外期间,较难取得打破性进展,等稍后逐步规复正常,这些事情将是大湾区培植的重点。
文 / 新京智库高等研究员 肖隆平 演习生/ 张萌萌
编辑 / 李潇潇
校正/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