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初承接了西安唐乐宫的设计任务,培植单位是西安国际旅行社。

西安唐乐宫工程之土建施工图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二所完成。
我作为该工程设计项目卖力人兼建筑工种卖力人于1986年3月与设计团队赴美稽核,并与同年9月3日完成施工图。
1988年6月竣工业务。
于1989年1月写《西安唐乐宫——兼论建筑创作多元化》一文,揭橥于1989年第6期《建筑学报》。

陕西室外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西安唐乐宫是一座专营餐饮和娱乐演出的旅游性建筑,做事工具以接待国外旅游者为主。
其特点是设有一座较大型歌舞演出餐厅(下称歌舞餐厅),据旅游部门先容当时在海内尚属首家。
所谓歌舞餐厅即兼有戏院和餐厅的功能。
这在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并不罕见。
小型的有伸出式舞台,大型的舞台举动步伐极其当代化,乃至可以在极短韶光内舞台变成溜冰场,演出大型冰上歌舞节目。
一样平常在晚间开业,节目开演前1~2小时供餐,餐后演出。
西安当年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旅游资源的和举动步伐的开拓尚处于初始阶段。
除旅游景点的参不雅观游览外,其他旅游娱乐活动贫乏,尤以夜生活的组织为最差。
鉴于此由中国国际旅行社西循分社与美国文化旅行社联合筹资兴建西安唐乐宫。

西安唐乐宫歌舞餐厅及别的餐饮部分共高4层,外方投资300万美元(竣工决算追加至480万美元),建筑面积7919平米。
5层以上高层住宅海内投资620万元,建筑面积10918平米。
建筑方案为美籍华裔建筑师刘国昭师长西席所作。
初步设计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合营下,由刘师长西席及喷鼻香港梁柏涛建筑师事务所、雷京喜机电工程事务所共同完成。
施工图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完成(个中歌舞餐厅水暖电部分及室内装修由筹建单位委托港方设计)。
1988年6月竣工正式业务。
西安唐乐宫当时每天业务两次,中午为自助餐,不演节目。
晚上由陕西歌舞团在此演出仿唐歌舞一场,约一小时,据反响试业务9个月来接待中外游客18万多人,经营效益不错。
业务后我只去过一次,往后再没有去过,现在的经营情形不详。

一,园地虽狭,却占地利

唐乐宫位于西安南门外长安路东侧,距西安钟楼1.8公里,与西安宾馆隔路斜对,客源稳定,交通方便。
主入口的位置迎合来自城内和西安宾馆方向的紧张客流。
歌舞餐厅沿长安路支配,两栋高层住宅垂直于长安路南北向支配,住宅入口在园地西南角。
货色及内部职工可有东向入口进入,做到内外人流互不滋扰。

二,高低错落,各得其所

整栋建筑由下部四层高的唐乐宫裙房及立于其上的二栋10层高塔楼构成。
北向主入口前为一20米X20米的玻璃顶门廊,来宾由此进入北塔楼下前厅。
左面为150座咖啡酒吧间及礼品小卖部,隔大玻璃窗可见室外绿化庭院景致。
右面为卫生间及通往二楼的大楼梯间。
前行,步阶三级即进入500座歌舞餐厅。
厅南北长40.5米东西宽25.4米,面积635平米大厅前高10.8米。
为创造良好的视听条件,餐桌与舞台垂直呈放射形排列。
地面自前而后分三级抬高,总升高1.35米。
设栏板,使前后座间有领域感,减少相互滋扰,自前厅大楼梯可达二楼宴会前厅,南接400座大宴会厅及5个半圆形厢座,东接3个大小不等的嘉宾厅,以知足不同规模和规格的宴会哀求。
全体餐饮部份可同时设座1200个。
各个餐厅及公共活动部分全部为集中空调。
主厨房设于一,三层,与歌舞餐厅及二楼宴会厅、嘉宾厅位于同一标高,供应便捷。

三,立足当代,探索传统

西安是天下有名古都,又是中国保存最完全的古都。
唐乐宫建筑如何表示有关方面哀求的“力求简洁明快,并应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也正是中国建筑师几十年来一贯不断辩论和探索的问题。
本工程方案设计外籍建筑师在这方面也做了负责的探索和努力。
经几次修正,确定为现在的方案。

大雁塔是西安地区保存下来的极少几个唐代建筑实例之一,建筑师选取了大雁塔视觉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为符号运用到唐乐宫建筑中。
大雁塔塔身各层腰檐(砖砌叠涩)及各层圆拱门洞是大雁塔立面形象的紧张构成要素。
唐乐宫

裙房、及塔楼的腰檐、檐口、阳台栏板、窗肚墙其剖面皆似砖砌叠涩。
底层临街面设置园栱形门洞、壁龛。

两栋塔楼的坡屋顶均为41°,上铺赤色缸砖。
当时西安高层建筑不多,且多为国际式平顶建筑,唐乐宫两个塔楼的四坡斜屋顶(内设水箱、机房)构成变革的天涯轮廓线,形象较突出。
大雁塔附近看时,可见到塔身上的仿木构造壁柱、额枋。
唐乐宫四层以下部分临街墙面的划分,均可明显看到大雁塔的影响。
壁柱及门廊柱头的处理没有照搬唐式斗拱,而是用一种极粗犷抽象简练的构件使当代建筑与唐代建筑产生共鸣。

外立面贴浅肉色马赛克,局部棕色马赛克,给人以温暖可亲之感。

马赛克镶嵌壁画由于有色彩图案可按设计意图随意表现、不怕风吹雨淋、不易变色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但大规模的运用于建筑外墙西安地区尚不多见。
唐乐宫二栋塔楼临街端墙的四块实墙面上设计四幅大型天女散花马赛克镶嵌壁画,高约20米,宽3米,由西安美术学院设计。
四个天女人物造型秀美洒脱,线条流畅。
人物为茶色配以局部石绿色装饰及花朵,有唐代壁画神韵。
另在歌舞餐厅外墙假窗处均镶嵌马赛克唐式图案,絢丽文雅,我遗憾的是在底层二座圆拱形门洞,壁龛之间安装了约4X5米的白色高浮雕,内容为龙凤,造型风格为明清式。
颇感庸俗,与全体建筑风格不谐调。

室内装修、家具按不同部位追求典雅、富丽的唐代风格。
歌舞餐厅以茶色、灰色、金色为主调。
后墙上有表现唐代宫廷生活的大型壁画。
近人部位的细部也经由精心设计,如楼梯及歌舞餐厅内栏杆望柱,柱头为镂空铜灯罩,花纹细巧,灯光迷离,气氛幽雅。
三樘入口大门为抛光不锈钢覆面的防火门,上有金色唐代花纹铺首,富丽堂皇。
几个嘉宾厅色彩华美而不庸俗,高雅而不冷漠。

四,中外互助,气氛宽松。

这是我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唯一一次与国外建筑师互助的经历。
由于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的缘故原由,中国建筑师很少有机会与国外建筑师互换互助,一旦打仗外部天下方知建筑设计与国外差距很大。
记得60年代,院党委布告去国外参不雅观稽核回来作报告,承认我们与人家差距很大,当时发达国家已经用电脑作建筑设计制图,我们听了都一脸懵逼,弗成思议如何用电脑制图?我们设计制图还用图版、丁字尺。
后来用可高下平行移动的一字尺来代替丁字尺,以为已经是很大进步。
直到引进CAD制图软件,才真正实现了电脑制图,从何时开始的,我记不清了,讯问了一些同事,也大多记不清了,后来有影象好的同事确定无疑的说,是从1996年开始的。
看来在这方面比国外掉队20~30年是有的。
唐乐宫设计完成于80年代,还是手工制图,加之工程繁芜,立面凹凸多变,因此施工图设计很费劲,是我完成的最繁芜的工程之一。
在唐乐宫工程中我紧张是与美籍华裔建筑师刘国昭师长西席互助,当年他30几岁,却已在13个国家做过建筑设计,其时我已经50多岁了,他眼界自然要比我要开阔的多。
我们的互助是相互尊重,很是融洽。
在做此工程前,曾与培植单位一起,走出国门,去美国参不雅观调查,实地参不雅观了一座大型歌舞餐厅,使我们对此有了感性认识,对设计颇有帮助。

由此可见,在科学技能领域,不能闭关自守,要多与外界互换、互助,融于国际社会,才能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开阔眼界,增强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