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之一,这里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航和远行。
百年以来,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中华文化对天下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肚量胸襟,在这里绵延、传承。

1851年,南浔“辑里湖丝”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夺得金奖。
古镇上通津桥南的“丝行埭”,成为全国湖丝贸易集散地。
每逢新丝上市,这里“列肆喧阗,衢路拥塞”。
南浔古镇通过大运河运送到上海的生丝占出口总量一半以上。

江南现代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湖州市委宣扬部副部长兼社科联主席 谢占强:南浔人很早就敢于走出国门,学习当代科学技能,南浔古镇文化具有光鲜的创新性。
南浔人开儒士做生意的世风之先,近代南浔丝商们大量投资近代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驱。

“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作为全国首个被列入天下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南浔古镇和其他江南古镇一样,河港纵横,青堂瓦舍,回廊曲巷,然而,它又是独一无二的。

南浔古镇有一座老民宅,从墙外看,是传统的江南风格建筑,中式码头墙;但走到墙内,却是欧洲巴洛克风格的泰西建筑。
不仅如此,庭院里栽种的这两棵广玉兰,是120多年前从美洲中南部远渡重洋,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当时叫做洋玉兰。
在这座古老的庭院当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元素,十全十美,和谐天成。

像这样中西合璧的百年建筑,是南浔古镇建筑的独占特色。
这些建筑既引入西方建筑的元素,又传承了中国古典人文精神。
这栋传统中式房屋的窗户玻璃,镶嵌的是法国入口的蓝晶玻璃,上面定制的图案却是中国的花卉、瓜果等。

湖州市委宣扬部副部长兼社科联主席 谢占强:这些都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自傲。
本日的南浔古镇依旧保有大量的中西合璧的园林与宅院,都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原谅开放的气质、兼容并蓄的襟怀。

如果说丝绸文化是造就南浔古镇文化秘闻“开拓进取”的历史基因,那么“崇文重教”的精神风尚,让南浔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

嘉业堂图书馆今年已有百年历史。
这座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私家图书馆,藏有古籍16万册,包括珍本《四库全书》1954册。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嘉业堂图书馆管理人郑宗男:嘉业图书馆最主要的一项事情便是古籍保护,这个是100多年前就做的书橱,用的材质是防虫效果非常好的柚木。
窗户有两扇,表面是白铁皮,避免阳光对书本的直射。
江南地区比较湿润,怎么戒备对书本造成的毁坏?像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上午就打开西厢房的窗户,等到午后再把东厢房的窗户打开,这样既可以让书本得到一个顺畅的呼吸,又避免遭到阳光的直射。

保护古籍、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南浔古镇更看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每周五,南浔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这座百年图书馆,进行社会实践。

湖州市委宣扬部副部长兼社科联主席 谢占强:南浔古镇拥有大运河与蚕桑丝织两大中华文明的标识性符号。
南浔古镇的历史发展、保护传承和当代转化就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尤其是原谅性和创新性。

自2023年起,2.18平方公里的古镇街区向环球游客永久免票开放。
全面开放后的南浔古镇,一年接待游客量是开放前的近7倍。
几百年来,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在这个江南古镇一脉相承。
南浔古镇,正在见证新的历史和未来。

(总台央视 张芸 陈晓洋 范满源 湖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