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既有建筑能效
我市将结合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小区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履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高校、医院等能耗较高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试点,开展公共建筑空调、采暖、透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节能改造。
(2)科学履行清洁供暖
我市将研究制订全市清洁供暖方案,优先把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作为根本性热源,充分发挥存量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并履行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因时制宜推广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清洁供暖办法,促进供暖办法清洁化、多元化发展。
(3)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
我市将加大供热老旧管网、换热站改造,积极推广热源优化、热网自动掌握系统、管网水力平衡改造、无人值守热力站等技能方法,推动供热企业加快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利用供热大数据和热力云平台以及 \"大众 互联网 + 聪慧热力 \"大众 等前辈技能,对热网系统进走运行调节、掌握和管理。
(4)推广装置式建筑
我市将加快完善装置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验收、评价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和计价标准定额。大力发展装置式混凝土建筑,完善现有预制装置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混凝土配筋砌块砌体等装置式混凝土构造体系,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通用体系。积极实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
(5)发展绿色建材
我市将勾引企业发展利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勾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加快发展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保温材料、高效节能门窗、低辐射镀膜玻璃、预制混凝土制品等建材,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等发展生物质建材。
(6)研究出台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政策
我市将研究制订有利于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的地皮利用政策和干系褒奖政策,对从事房地产开拓、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的企业,其绿色建筑古迹在信用评价、资质升级、评优评奖时可作为参考予以优先考虑或加分。哈尔滨新区在制订创新政策时,要对绿色建筑给予扶持,并鼓励培植高星级绿色建筑。
(7)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
根据《方案》,对应该实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方案主管部门要在培植工程方案条件中明确培植项目的绿色建筑干系哀求,并加强项目培植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未通过方案审查的,不得颁发培植工程方案容许证。竣工验收时要将绿色建筑项目纳入验收范围,未按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施工哀求实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