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合肥国家级蜀山经济开拓区,白莲岩路与天池峰路交口东北象限,基地呈长153.8m、宽102.0m的矩形。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均处于待开拓或待培植状态,北侧为蜀山体育公园,西侧为安徽新同济和蜀山城投环境经济家当园,东侧为安徽中桥及拓鑫集团办公楼。临北地块为安徽路桥集团检测设计科研中央,区域周边家当园园区氛围浓厚。
方案总用地面积为1.566hm2,总建筑面积为71089m2,个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46904m2,地下建筑面积23682m2,容积率3.0,建筑密度28.08%,绿地率26.25%。建筑功能涵盖实验、办公、培训、食堂、健身房、会议室等。
全体项目从发展需求的实际布局和方案出发,与周边环境折衷,在设计中充分表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韵律,以加强示范运用为重点,培植高标准的聪慧型、环保型、集约型科技创新总部基地(图1)。
图1 项目鸟瞰图(作者自绘) 来源:中机院
二、设计理念
2.1围合、开放、渗透
本案建筑以漂浮的姿态、围合的形式坐落在基地上,利用底层量体配置,合营动线和地面活动的需求以及构造的合理性,将较大的量体抬升,形成漂浮而轻量的觉得。上方量体充分利用方正的阵势,形成合抱环绕的建筑体量,创造了灵巧而循环的办公利用空间。
2.2空间设计谋略
在空间设计方面,相对付传统家当园区,本项目方案更看重互换空间的打造和空间氛围的营造,鼓励、引发更生动的社群互换。设计不仅把各功能空间模块在二维交织布局,也看重三维空间层面的穿插,形成相互交融、丰富的空间,同时兼顾公共性和私密性。本项目通过不同研发空间体块组合、架空与悬挑等形式打造多层次的立体空间,形成多维度的景不雅观休闲平台。
2.3城市层面融入
设计延续城市肌理和路网,将建筑沿城市道路方向支配。在道路转角处,建筑加大妥协,形成前区广场,与城市空间相互衔接与渗透;在园区中间形成中央轴线,构成园区内的紧张公共空间。同时本案考虑白莲岩路的整体城市形象,在造型上既呼应周边建筑的色彩与调性,又通过立面设计处理有别于其他建筑,打造更具当代科技气息的城市场景,建筑组合关系强调引绿渗绿,实现组群内部景不雅观绿化与生态绿廊的串联,知足开放空间的连续性。
三、总体布局
3.1方案原则
方案设计以科技、智能、低碳、康健为理念,营造有空间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积极办公环境,旨在打造高标准蜀山区环境经济家当园办公新地标。
3.2 功能布局
新型家当园区不仅是生产和办公的空间,企业面向城市开放、向社会展示自身的空间,还是科创职员相互互换、碰撞的空间。结合安徽建科科技创新、实验检测等业务板块未来发展需求,整体方案通过对园地基本条件的梳理,整体布局以“一”字形的主楼与“回”字形的副楼结合,呈倒L的布局形式。
个中1#楼为19层科研中央办公楼,位于基地西北象限;2#楼为5层实验办公楼,位于基地东北象限;3#楼为13层培训示范中央,位于基地东南象限。两栋高层办公塔楼沿景不雅观主轴交错支配,与北侧路桥总部的高层建筑景不雅观视线错开。建筑群组在首层设置可以穿行的景不雅观巷道,达到无雨联系,有效提高园区内步辇儿交通效率。
沿天池峰路与白莲路的道路转角,建筑加大妥协,开释空间形成较为开放的前区广场,此举既有利于建科形象的展示与营造,又表达了建筑对城市界面的尊重与谦卑(图3)。
(来源:中机院)
3.3交通构造
园区采纳“人车分流”模式,设置外环式车行道路,紧张车流由东侧主干道进入西侧次干道进入项目基地,沿基地外环设置消防环道,西北角设置消防出入口(图3)。主干道白莲岩路仅设置穿过城市绿地的人行出入口,进入园地内景不雅观庭院。同时道路转角加大妥协形成开辟的入口广场,担保主次入口均有良好的视觉景不雅观和对景。
在园区开放式布局及“步辇儿优先”理念下,形成与各建筑组团联系紧密、便捷性和可达性较高的步辇儿道路系统。步辇儿系统结合内部景不雅观支配,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既能不雅观赏大尺度的中心景不雅观,又能体验小尺度的庭院景不雅观,具有较强的意见意义性与不雅观赏性。
四、建筑设计
4.1立面设计理念
三段式的立面分割表达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盘旋而上的景不雅观空间表达企业不断地发展,也寓意发展如日方升,同时通过立面切割,营造企业向城市的展示窗口(图5)。
设计团队从建筑造型手腕、立面形式、虚实比例等方面进行剖析,考虑到沿白莲岩路建筑均以玻璃幕墙为主,立面线条以横向和竖向线条分割为主旋律,同时紧邻本项目地块东西两侧的建筑均以竖线条分割,故本项目建筑整体仍以竖线条幕墙肌理融入周边环境。采取模数化的实墙、竖向线条、金属杆件、玻璃幕墙等作为立面紧张形式措辞。立面统一设计既凸显了城市公共共享空间的开放性和活力,又强调了建筑的雕塑感和整体性。
4.2 立面造型与材料设计
为差异于同济总部大楼和拓鑫总部的竖向线条,立面手腕上采取螺旋上升横向切割,同时又采取竖向杆件保持建筑的挺立感。外立面材质采取米白色石材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形式,幕墙设计上强调和谐与对立的变革和张力,并结合夜景亮化工程安装照明单元,打造灯光艺术装饰墙。
裙房采取石材和玻璃幕墙外加异形金属杆件的双层布局,形成半透明的体量。悬浮的盒子造型表达,既营造了建筑的轻盈与开放,又强调了建筑景不雅观的互动。透明的表面透出桁架构件,既参与空间形式的建构,又保持了却构的可读性[2]。建筑群采取变革又统一的手腕,形成沿白莲岩路光鲜、具标志性的城市形象。
五、绿化、景不雅观设计
5.1 景不雅观设计理念
项目在景不雅观打造上以自然体验为根本和出发点,弱化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同时强调为利用者供应基于场景构建的叙事化空间体验。笔者致力于打造一座以人为本的开放、绿色低碳的聪慧型家当园。以多元化的室内外空间组合、丰富的自然景不雅观资源的营造,让员工和访客不论是办公还是参不雅观,都能得到精神上的舒缓和事情效率上的提升,从而达到吸引、留住人们在此事情和生活的目的,并引发人的活力和能量,带给园区创造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园区和职员的黏性。
5.2 景不雅观空间打造
设计团队致力于创造多层次、多维度的景不雅观空间,除了地面层大片中庭广场,裙房的屋顶花园也供应绿化及不同用场的开放空间。建筑立面上亦有垂直绿化位置。共同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绿化及景不雅观效果。地面层景不雅观,以底层架空的办法将地面层完全地开释出来给予公众年夜众利用。园区职员可自由穿越或勾留于开放中庭内。软硬铺面皆以荡漾的语汇为主,呼应立面造型,创造不同质感与性能的开放空间。规整的林荫树配置于中庭中间位置,接管充足的日照,林荫树下有不同层次的灌木或草花草坪植物,同时配置景不雅观家具,让人们可以勾留休憩。裙房屋顶,连接成整条开阔的屋顶花园,供应另一处私密性较高的活动空间,结合跑步环道,作为以运动、休憩为主的景不雅观平台,做事于此处办公的人群。
在当代化城市的架构下,形塑具有生态性的绿色基盘,打造基地优质绿茵空间;结合建筑空间,营造舒适悠然的氛围。并以复层式绿化的手腕,提升“绿质”与“绿量”,以多样性的植被供应多样化的绿地质量,垂直绿化植栽以具耐阴性的植物为主,透过叶色、质感的搭配与水雾的利用,营造让人放松的空间。屋顶透过耐热、耐旱的植物利用,打造都邑绿色屋顶,并降落都邑热岛效应,提升环境的舒适性。为新一代家当园供应一个群聚、互换及分享美好的公共空间。
六、绿色建筑设计
安徽建科大楼项目定位为本土、低耗、可推广的绿色办公大楼,基于景象和园地详细环境,通过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利用自然透风、自然采光、隔音降噪和生态共享的先决条件。其次,基于建筑体型和布局,通过集成选用与景象合适的本土化、低本钱技能,实现自然透风、自然采光、隔热遮阳和生态共享,供应适宜自然环境下的利用条件。末了,集成运用被动式和主动式技能,保障极度自然环境下的利用条件。安徽建科科技创新总部基地项目依据合肥干系规定,遵照绿色设计理念,积极相应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三星级标识,方案中建筑组团以大量的架空层、庭院、天井、平台等灰空间,采取内外庭院结合的方法合理调节组团的微景象,形成宜人舒适的园区空间。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新技能家当园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基于园区整体形象展开方案设计,应合理布局建筑物所在位置,并对建筑物的构造造型进行科学设计。同时看重园区内互换空间的打造和空间氛围的营造,除生产功能外,为利用者供应宜居宜业的绿色办公环境,打造一处生态、艺术、有活力的事情环境,迭新新一代家当封面。(作者: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