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程丽娟(1979—),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硕士,高工,研究方向为大跨度桥梁设计理论。E-mail:lxy01012021@163.com。;
索塔是悬索桥的主要组成构件,其施工及成桥阶段的受力状态对悬索桥构造安全影响显著。索塔造型是悬索桥景不雅观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每每决定着桥梁的整体构型和气势[1,2]。近年来,国内外浩瀚学者对悬索桥的索塔造型、布局设计及受力性能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王立新等[3]阐述了润扬长江大桥桥塔设计过程中的塔位选择、构造设计及设计特色;谢尚英[4]对猎德大桥索塔的设计构思、构造设计和打算过程进行了剖析;李翠霞[5]先容了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塔造型构思、纵横向静力打算过程;马玉全[6]则对虎门二桥索塔的景不雅观造型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吴巨军等[7]对自锚式悬索桥的构造体系及索塔布局设计开展了研究;李万恒等[8]以泰州长江大桥为依托对悬索桥索塔的刚度体系进行了剖析;张德明[9]对钢构造与钢-混组合构造索塔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何利、苏茂材等[10,11]分别对索塔的布局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了剖析;范金军等[12]则开展了悬索桥索塔的三维应力打算。这些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履行效果,为索塔的造型方案优化指明了方向,为索塔构造设计、局部布局及受力性能剖析供应了有益的支撑和可靠的依据。
在已有悬索桥索塔景不雅观造型研究、布局设计和数值打算的根本上,本文针对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设计过程中的美学构思、布局优化及设计、整体和局部有限元方法进行剖析,提出了索塔设计中需考虑的内容及掌握成分。
1 工程概况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位于岳阳市七里岩穴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南距上游洞庭湖大桥3 km,东起岳阳楼区吉家湖路,西至君山区西城街道七弓岭,为杭瑞高速的掌握性工程。河道两岸均为湘江Ⅰ级阶地,岳阳岸以剥蚀岗地为主,君山岸位于湘江河漫滩上,园地覆盖层紧张为冲填土和淤泥质粘土,下伏基岩紧张为板岩。主桥采取(1 480+453.6) m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主缆跨径支配为(460+1 480+491) m,桥型支配如图1所示。桥梁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进行设计,设计速率100 km/h,设计大水频率1/300,航道等级Ⅰ(3)级,设计基本风速32.9m/s,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图1 桥型总体支配 下载原图
Fig.1 Overall layout of the bridge
主桥梁长1 933.6 m,桥面宽33.5 m,横坡为2%。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加劲梁,桁高9.0 m,桁宽35.4 m,节间长度8.4 m。主缆垂跨比1/10,2根主缆中央距35.4 m,设175根通长索股,君山侧边跨另增设6根背索。每根索股由127根Φ5.35的高强镀锌钢丝组成。吊索标准间距16.8 m,跨中处吊索间距17.6 m,并设置5对柔性中心扣。索塔采取门式框架塔,岳阳侧塔高203.088 m,君山侧塔高206.088 m。两岸锚碇均为地连墙根本重力式锚碇。
2 索塔造型方案研究洞庭湖大桥位于湖湘文化历史名城岳阳,桥梁在知足受力哀求的条件下,对其景不雅观设计提出了极高哀求。索塔是悬索桥最主要的造型元素,在桥梁设计过程中,需从桥址周围环境调查剖析开始,结合桥梁美学的造型手腕,对其设计风格、造型、比例、色彩进行综合研究,以求构思力学与美学相领悟的新型方案。
2.1 人文环境统不雅观天下桥梁史,桥梁建筑素有“一桥一城”的标识性文化载体功效,因此,桥梁构型承载着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要素。大桥地处具有厚重历史文化沉淀的岳阳洞庭湖,只有在充分剖析当地的人文环境下开展设计事情,才能够担保大桥的造型设计具有独到之处。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岳阳,拥有名贯古今、饮誉海内外的岳阳楼、富有神话传奇色彩的君山岛、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等自然和人文胜迹。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广大,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无不为洞庭湖的浩瀚气势所倾倒。湖中景状,一日之中变革无穷,更兼岳阳楼、君山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使这座天下名湖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耸立在岳阳市西门城头,以其雄伟古朴的风貌耸立于世,历有“洞庭天下水,岳阳间界楼”的盛誉。洞庭湖大桥既是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诸景点交融的纽带,更是水绿融城而增古城新韵的亮丽风景线,构筑“楼、湖、岛、桥”的景不雅观序列,表示岳阳的人文环境特点是桥梁尤其是索塔设计过程中须要重点考虑的成分。
2.2 总体设计风格从造型风格、造型手腕、造型元素等方面,探索适宜大桥索塔的造型方案。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址区域较空旷,根据景不雅观比拟造型法,此处适宜采取较为刚毅、挺立、立体感较强的桥梁造型风格。桥址临近岳阳古建筑群区域,根据景不雅观折衷哀求,桥塔造型的手腕及元素应与古建筑相呼应。桥梁主跨达1 480 m,为当代超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适宜采取简洁大气、视觉稳定的造型方案。
岳阳洞庭湖大桥平面和立面线形设计有3个平面波折和3个纵向起伏,桥上行车时对全体大桥的不雅观赏是线性而连续的,总体设计时通过桥塔立面和断面的布局变革,实现随韶光和位置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景不雅观效果,可避免单调呆板的行车觉得,提高行车的兴趣点。
2.3 索塔造型设计2.3.1 塔高确定岳阳洞庭湖大桥主缆跨径为460 m+1 480 m+491 m=2 431 m,垂跨比1/10,桥面以上塔高约160m。在桥梁造型设计中,常日采取既有一定比例美、又有特定性的正方形、均方根形等特色矩形作为形体立面的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之间的演化关系,按功能与艺术哀求进行内部分割变革,大桥可达到形体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折衷的艺术效果。
根据特色矩形分割法事理,被跨径整除的一系列数值约为:2 431/12=202、2 431/11=221、2 431/10=243、2 431/9=270、2 431/8=304。这些结果中的任何一个作为特色矩形的边长去解析大桥立面,在理论上都能得到比较都雅的比例。结合本桥通航水位和构造体系,终极选择以202 m作为水面以上的塔高,加上塔顶建筑高度,塔顶离水面的总高度靠近231 m,大桥从构造和造型方面都能得到良好效果,整体比例折衷、均衡。
2.3.2 索塔造型方案结合索塔的受力哀求、景不雅观的人文特色和总体设计风格,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方案,个中4种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索塔造型方案 下载原图
Fig.2 Pylon modeling scheme
1)方案1:潇湘琴韵。排萧是我国古代竹类乐器之一,潇湘之竹制成的排箫更是佳构。该方案抽取排萧的“韵律、层次”造型元素进行桥塔设计,增强桥塔的挺立感。考虑到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桥塔稳定性问题,在塔顶加设上横梁,以提高桥塔的纵横向稳定性。为增强其挺立效果,对桥塔塔柱横桥向进行了一定尺度的压缩,在担保其层次及韵律的根本上,呈现出排箫的造型元素。在塔冠造型设计中,采取层次设计手腕,呼应古代建筑所屈服的天地之交的设计理念,同时参照岳阳楼的立面比例来优化塔冠、横梁及塔柱阶梯过渡位置的高度比例。该方案在刚毅、挺立的排箫造型根本上,在各阶梯顶部辅以过渡塔尖,达到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遥相呼应的景不雅观效果,既表示了桥梁雄浑广大的气势,也反响了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湖湘文化精髓。
2)方案2:当代简约。基于中国古典建筑柱子的造型要素,塔座设计中加入古建筑“鸱吻”元素,在达到挺立效果的同时,增强塔座的稳定感,在桥面以上桥塔高度的黄金分割点设置中横梁;为了担保桥面以下空间的开阔感,对下横梁的体量进行了轻微弱化。
3)方案3:国度栋梁。融入湘楚文化“承上启下,国度栋梁”的历史元素,塔柱采取曲线型塔头,两塔柱在上横梁位置向中间靠拢,表示了湘楚地区在历史及地理中的“纽带”浸染。
4)方案4:中式复古。在上、中横梁处采取塔柱渐变的处理手腕,将古建筑的层次理念注入桥塔造型设计中。为了表现桥塔的挺立感,设计过程中对下横梁处塔柱截面是否采取渐变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表明该区段不设渐变段更能突出桥塔的挺立效果。
通过对桥塔造型方案的综合剖析比较,采取当代风格并融入古典元素的“潇湘琴韵”造型,既能更好地反响地域特点和时期特色,又能呼应岳阳的城市古建筑群,具有韵律、层次之美,知足悬索桥的构造受力哀求,因此将其作为桥塔的履行方案。
2.3.3 索塔立面构型造型方案确定后,索塔立面构图中各部分的比例决定了索塔的造型效果。采取特色梯形作为索塔立面的基本图形,参照岳阳楼的立面构图,确定了索塔立面的竖向构图比例。岳阳楼以标准层高为单位长度,高度方向的比例为0.65∶1∶1∶1∶0.65;楼底和顶部宽度与标准层高的比值分别为5.6和2.3。索塔以塔柱标准分段为单位长度,塔柱自下而上的比例为0.65∶1∶1∶1∶0.618;塔底和塔顶宽度与塔柱标准节段长度的比值分别为1.25和0.618。
索塔竖向比例与岳阳楼基本同等,横向与竖向尺寸的比值由于桥宽的限定而与岳阳楼存在一定差异,比较岳阳楼的庄严端庄,索塔显示出挺立向上的气势,达到了良好的立面效果。
2.3.4 索塔色彩风格高耸的主塔是悬索桥视觉的一个中央点,其色彩涂装是全桥色彩风格的表示。综合剖析了桥址区的历史、自然与建筑环境的色彩:岳阳的历史建筑以原色及朱赤色为主;自然环境中,碧波蓝天是最引人入胜的色彩;建筑环境中,白色、暖调是岳阳的基调。饱和度不大的灰白色索塔更易展示大桥的良好形态,并与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做到环境为桥梁添颜,桥梁为环境增色的效果。而赤色与蓝色涂装方案难以与引桥色彩形成良好搭配与过渡,对当代建筑的桥梁构造也缺少展现上风。为此,索塔的主体涂装方案采取灰白色,在塔尖局部采取赤色以形成点缀。
3 索塔构造设计及优化洞庭湖大桥岳阳岸及君山岸索塔在塔座以上的高度分别达到203 m和206 m,岳阳岸索塔的基本布局如图3所示。塔柱沿高度方向呈阶梯状支配,与常规的渐变式截面比较,其布局设计更为繁芜。
3.1 索塔塔柱3.1.1 塔柱截面形式洞庭湖大桥塔柱在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变革,横桥向截面宽度存在突变,合理确定上塔柱、下塔柱的箱室数目及截面突变位置的过渡段布局,担保塔柱竖向传力顺畅,是索塔塔柱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过程中拟定了如图4所示4种方案,对各部分塔柱采取不同的箱室数目及过渡办法进行了打算剖析。
图3 岳阳岸索塔布局 下载原图
Fig.3 Tower structure of Yueyang side
根据构造整体及局部受力剖析,同时考虑施工便利性,终极选用了方案3,即上塔柱上段采取单箱单室截面,上塔柱中间截面宽度变革位置采取长倒角进行过渡,上塔柱下段及下塔柱采取单箱附加小箱室的双室截面,主箱室和附箱室共同受力。
3.1.2 塔柱布局设计桥塔为门形框架构造,由上塔柱、下塔柱、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塔柱在塔顶中央间距为35.4 m,单根塔柱呈3个阶梯状变革。塔柱在顺桥向由上至下向外倾斜,斜率为7.174/1 000。塔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横梁为预应力构件。
岳阳岸桥塔总高203.088 m,上塔柱高166.45m,下塔柱高36.638 m;君山岸桥塔总高206.088 m,上塔柱高166.75 m,下塔柱高39.338 m。上塔柱在上部约110 m范围内为单箱单室断面,壁厚1.4 m;上塔柱下部约55 m范围为单箱双室断面,主室壁厚1.4 m,附箱室壁厚0.8 m。下塔柱为单箱双室断面,主室顺桥向壁厚1.7 m,横桥向壁厚1.4 m,附箱室壁厚0.8 m。塔柱内与横梁顶、底板对应的位置以及截面尺寸突变的位置设置横隔板。
图4 塔柱布局方案 下载原图
Fig.4 Structure schemes of pylon
3.2 索塔横梁3.2.1 横梁断面形式比选岳阳岸和君山岸塔柱分别高203 m和206 m,采取双横梁方案,横向风荷载浸染时横梁受力较大。横梁底采取曲线设计,截面高度变革剧烈,横梁受力、布局及预应力配置均较繁芜。设计过程中对横梁不同布局办法、预应力筋配置办法进行了比选,如图5所示。方案1为闭口变高度横梁,梁高7 m~19m,下缘预应力钢束考虑了直线、曲线、部分直束和部分曲线3种形式;方案2为开口变高度横梁,梁高8 m~19 m,下缘配置直线预应力钢束;方案3、方案4为等高横梁,梁高分别为7 m和10 m,下缘设置直线预应力钢束,横梁下缘圆弧造型通过装饰板实现。
图5 横梁布局方案 下载原图
Fig.5 Structure schemes of beam
根据构造打算结果,在预应力钢筋配置根数相同的情形下,除方案1变高梁+曲线预应力束方案外,别的几个方案横梁都涌现了拉应力;方案3的压应力达20 MPa,别的方案压应力均知足规范哀求。采取等截面横梁的方案3和方案4在梁、塔柱交卸处应力突变比较明显,横向荷载浸染下横梁两端应力差值大,预应力配置困难。方案2与等截面梁类似,开口腹板拉应力更大,随意马虎开裂。经综合比较,终极采取了方案1闭口变高度横梁+曲线预应力钢束方案。
3.2.2 横梁布局设计索塔上横梁高7.0 m~19.0 m,为单箱单室断面。横梁顶面宽度8.565 m,沿高度方向逐渐变宽,斜率为7.174/1 000。顶底板厚度0.9 m,腹板厚度1.2 m,底缘由2个半径20 m的圆曲线组成。
下横梁高7.0 m~17.0 m,采取单箱单室断面,顶底板厚度1.0 m,腹板厚度1.2 m,底缘由2个半径32 m的圆曲线组成。
横梁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设计,采取深埋工艺锚固于塔柱外侧。上横梁内布设了32根19Φs15.20钢绞线,下横梁内布设了52根19Φs15.20钢绞线。
3.3 索塔根本因索塔塔柱内倾、塔柱横桥向相对付承台存在初始偏幸、横向风荷载浸染,洞庭湖大桥索塔根本承受的横向荷载较同类型桥梁略大。设计过程中对承台选取了7.5 m、8.0 m、8.5 m三种不同厚度,以及2.8 m、3.0 m、3.2 m桩径方案进行剖析和比较,在综合考虑受力性能、工程造价等成分后,选用了8.0 m厚承台,下设40根D3.0 m(D为直径)的桩基方案。
单根塔柱承台平面尺寸为23.5 m×30 m(顺桥向×横桥向),两承台之间用宽10.0 m的系梁进行连接。塔柱底与承台间设塔座,厚度2.0 m。单根塔柱下设20根D3.0 m桩基,顺桥向布设4排,横桥向布设5排,桩基中央距为6.0 m;系梁下设4根D1.8 m桩基,桩基均按嵌岩桩设计。岳阳岸桥塔桩长57 m~68 m;君山岸桥塔桩长47 m~51 m。索塔根本布局如图6所示。
4 索塔构造打算4.1 索塔整体打算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空间打算模型,主缆和吊索以索单元仿照,桥塔、加劲梁用梁单元进行仿照。考虑恒载、活载、温度、风荷载及地震力等浸染,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规定的荷载组合,对索塔进行打算剖析。构造打算模型如图7所示。
根据索塔施工方案,将索塔施工过程划分为承台及塔座、下塔柱、下横梁、上塔柱、上横梁、缆索系统施工、加劲梁及附属施工等11个施工阶段。打算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索塔最大拉应力为1.28 MPa,发生不才横梁施工时的塔柱外侧;最大压应力为11.48 MPa,发生在成桥状态的上塔柱截面突变处。以索塔施工完成的裸塔为研究工具,对裸塔承受恒载、温度和施工风荷载浸染下的强度、裂痕和稳定性进行打算,结果表明塔柱承载能力和裂痕均知足规范哀求,两岸索塔裸塔最小弹性稳定系数分别为17.4和17.1。
图6 索塔根本布局 下载原图
Fig.6 Tower foundation structure
图7 全桥有限元打算模型 下载原图
Fig.7 FEA model of the full bridge
运营阶段组合浸染下,两岸索塔最大轴力及弯矩均涌如今索塔根部,索塔承载能力验算知足哀求,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1.3和1.1。索塔塔柱无拉应力涌现,塔柱最大压应力为17.3 MPa,发生在上横梁与塔柱交卸位置的塔柱内侧,由恒载+温度+横向极限风产生。横梁按A类预应力构件设计,两岸索塔高下横梁应力及承载能力均知足规范哀求。
利用“桥梁博士根本版”建立索塔根本的空间打算模型,打算结果表明承台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能力最小安全系数为1.5,单桩竖向承载能力最小安全系数为4.0,桩基截面强度最小安全系数为1.47,承台及桩基受力均知足规范哀求。
4.2 索塔局部应力剖析利用Midas Fea程序建立索塔的实体模型,重点关注索塔塔柱、隔板尤其是各级塔柱交界位置、高下横梁等受力繁芜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形,为布局设计及配筋供应依据。局部应力剖析采取的荷载及位移边界条件均从全桥打算模型中提取,采取二阶Solid单元进行仿照,全塔划分为339 005个单元,共575 268个节点,打算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索塔实体打算模型 下载原图
Fig.8 Solid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pylon
打算结果表明,索塔塔柱及高下横梁基本处于受压状态,塔柱台阶变革位置、预应力钢束锚固位置存在应力集中,局部有压应力超标征象。塔柱台阶变革位置、隔板与塔柱交界处、过人洞、横梁底板上缘倒角等极少数位置有拉应力涌现,但应力均在3.0 MPa以内。以上压应力和拉应力较大位置分布范围很小,且均位于构造表面,可通过加强配筋、优化预应力锚固形式和张拉顺序改进构造受力。
5 结论1)大跨度桥梁索塔选型设计应充分调研当地的人文历史环境,确定总体设计风格,再结合环境特点进行多方案比选,以达到人文、环境和桥梁景不雅观的折衷统一。
2)洞庭湖大桥“潇湘琴韵”的排箫索塔造型方案,简洁大方,既有雄浑广大、勇往直前的气势,也有韵律之美,并与岳阳的古建筑群遥相呼应,表示出地域特点。
3)构型繁芜的索塔方案在知足总体受力的条件下,特殊把稳了局部布局的优化处理。可通过总体受力把控、局部布局优化、预应力筋设置办法调度等多种方法对细部布局进行充分比选和打算剖析,综合考虑构造受力性能、施工便利性及工程造价等成分,合理确定索塔各部分的布局形式。
4)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是目前海内第一、天下第二大跨度的板桁结合钢桁梁悬索桥,其索塔设计在设计理念、景不雅观造型及布局细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考试测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供应参考。
参考文献[1] 雷俊卿,郑明珠,徐恭义.悬索桥设计[M].北京:公民交通出版社,2002.LEI Junqing,ZHENG Mingzhu,XU Gongyi. Suspension bridge design[M]. 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2.
[2] 李林,陈奉民,郑升宝,等.重庆笋溪河大桥钢桁梁悬索桥设计[J].公路交通技能,2021,37(3):64-70.LI Lin,CHEN Fengmin,ZHENG Shengbao,et al. Design of steel truss girder suspension bridge of Sunxi River Bridge in Chongqing[J].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21,37(3):64-70.
[3] 王立新,周欣,华新.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塔墩的设计特色[J].铁道建筑技能,2004(1):13-16.WANG Lixin,ZHOU Xin,HUA Xin. Design of the pylon for Zhenjiang-Yangzhou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J].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04(1):13-16.
[4] 谢尚英.广州猎德大桥曲面索塔设计[J].桥梁培植,2008(3):30-32.XIE Shangying. Design of curved tower of Liede bridge in Guangzhou[J]. Bridge Construction,2008(3):30-32.
[5] 李翠霞.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塔设计[J].桥梁培植,2014,44(5):94-98.LI Cuixia. Design of towers of Yingwuzhou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in Wuhan[J]. Bridge Construction,2014,44(5):94-98.
[6] 马玉全.虎门二桥工程坭洲水道桥索塔景不雅观造型方案比选[J].广东公路交通,2015(3):8-13.MA Yuquan. Selection of scheme for landscape modelling of pylons of Nizhou watercourse bridge of Humen No. 2bridge[J]. Guangdong Highway Transportation,2015(3):8-13.
[7] 吴巨军,赵林强,李茜茜.深水根本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J].公路交通技能,2021,37(1):54-59.WU Jujun,ZHAO Linqiang,LI Qianqi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deepwater foundations[J].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21,37(1):54-59.
[8] 李万恒,王元丰,李鹏飞,等.三塔悬索桥桥塔适宜刚度体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1):75-81.LI Wanheng,WANG Yuanfeng,LI Pengfei,et al. Rational distribution principle for the pylon stiffness of three-pylon suspension bridges[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7,50(1):75-81.
[9] 张德明.济南凤凰黄河大桥主桥桥塔设计[J].桥梁培植,2020,50(5):84-89.ZHANG Deming. Design of towers of main bridge of Fenghuang Yellow River bridge in Jinan[J]. Bridge Construction,2020,50(5):84-89.
[10] 何利,向正松.山区大跨径悬索桥索塔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J].公路交通技能,2019,35(4):60-68.HE Li,XIANG Zhengso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cable tower of 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s in mountain areas[J].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19,35(4):60-68.
[11] 苏茂材,马碧波.舟山市秀山大桥索塔设计[J].华东公路,2017(2):12-14.SU Maocai,MA Bibo. Cable tower design of Xiushan bridge in Zhoushan city[J]. East China Highway,2017(2):12-14.
[12] 范金军,邱文亮,张哲.悬索桥偏幸受压索塔三维应力剖析[J].东北公路,2003,26(3):62-64.FAN Jinjun,QIU Wenliang,ZHANG Zhe.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ess analysis of eccentrically compressed tower of suspension bridge[J]. Northeast Highway,2003,26(3):62-64.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看重分享。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场,如无意中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邮箱:glyhzx@126.com),另本头条号推送内容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与头条号运营方无关,内容真伪请读者自行鉴别,本头条号不承担当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