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石的分类
1、作为建筑地基的岩石,除应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外,尚应按下列表格种别划分岩石的坚硬程度,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ƒrk按表1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表1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岩石坚硬程度也可以根据现场不雅观察进行定性划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2、岩体的完全程度,岩体完全程度应按表3划分为完全、较完全、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当缺少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项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不雅观察定性划分,按表4确定。
表3岩体完全程度划分
注:完全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有代表性。
表4岩体完全程度的划分
二、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对付完全、较完全、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色值可根据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方法确定;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色值,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对完全、较完全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色值,也可根据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进行打算:
ƒa=ψr·ƒrk
式中:ƒ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色值(kPa);
ƒ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建筑地基根本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J确定;
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全程度以及构造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方履历确定。无履历时,对完全岩体可取0.5;对较完全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注:1 上述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成分及建筑物利用后风化浸染的连续;
2 对付黏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利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取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三、岩石地基根本设计
1、岩石地基根本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置于完全、较完全、较破碎岩体上的建筑物可仅进行地基承载力打算。
2)、地基根本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同一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坚硬程度不同,两种或多种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2倍以上,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地基紧张受力层深度内存在懦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懦弱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桩孔、基底和基坑边坡开挖应采取掌握爆破,到达持力层后,对软岩、极软岩表面应及时封闭保护。
5)、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利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利用多种根本形式。
6)、当基附近有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存在不稳定的临空面时,应将根本埋深加大至下伏稳定基岩;亦可在根本底部设置锚杆,锚杆应进入下伏稳定岩体,并知足抗倾覆和抗滑移哀求。同一根本的地基可以放阶处理,但应知足抗倾覆和抗滑移哀求。
7)、对付节理、裂隙发育及破碎程度较高的不稳定岩体,可采取注浆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方法。
2、对遇水易软化和膨胀、易崩解的岩石,应采纳保护方法减少其对岩体承载力的影响。
3、根本埋置深度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0.5m,对岩质地基不宜小于0.2m。根本设置在倾斜的岩土层上时,条形根本可在根本的长度方向设置台阶,土质地基每级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0.5m,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台阶高度的2倍;岩质地基每级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1.0m,台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1.0。
4、岩质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当知足抗滑、抗倾覆哀求时可不设地下室。当岩石露头时,独立柱基、桩基可不设拉梁。
5、岩质地基的终极变形量可认为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已全部完成,一样平常不进行变形验算,须要时可采取下式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