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万花筒
日本 · 隈研吾打造冈山大学“共育共创”木制教室;
荣成 · 崖顶咖啡厅 BY 迹·建筑事务所;
南京 · FLAMME FLAMME BY 壹正企划;
上海 · 联拓生物办公空间 BY NeosSpace;
北京 · 一时一世瑜伽馆 BY 什作设计;
广州 · 椿 BY 氹边建筑;
上海 · 复兴荟《融诗于家,随艺而安》展览;
FRAME为你带来一系列建筑、办公、餐饮门店和展览等精彩资讯……
崖顶咖啡厅 / 迹·建筑事务所 © 梅可嘉
#新建筑
冈山大学“共育共创”木制教室
BY 隈研吾建筑都邑设计事务所
隈研吾事务所为冈山大学设计了一栋“木制教室”,该项目将成为新型木构造建筑的实体化“教材”。为了实现将该建筑作为为学习木构造的学生们特殊打造的全比例传授教化模型的目标,设计采取了1.8米的交叉层压木材(CLT)梁,进而实现了18m×21.6m的无柱大跨度构造。
© SATOH PHOTO
设计旨在展示木构造的未来,以木造建筑的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创造“看得见的教材”的同时,将具有一系列可行性的新想法诉诸实践,包括:利用整体CLT构造、建筑内外均不采取任何隔热材料、根据应力的梯度变革方案开窗与门的尺度和位置、根据应力争对天花板托梁进行有机支配,以及采取由CLT和钢构件组成的透明玻璃雨棚复合构造等。
© SATOH PHOTO
#新建筑
崖顶咖啡厅
BY 迹·建筑事务所(TAO)
© 梅可嘉
鸡鸣岛是孤悬于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这里有峭壁、岩石、海平线,有足够阔别尘世的间隔感。园地处于一处峭壁顶端,面向北方宽广的海,犹如陆地的尽头。褐色的山体坚韧,北方的海清冷,在这样的自然场所中,混凝土建筑犹如一块巨石,一端嵌入到岩石山体之中,建筑的屋顶成为山顶大地的延伸,指向海平线。另一端则从峭壁边缘挑出,似要解脱山体伸向海的无垠,营造出人造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张力。
© 孙祥洲
© 梅可嘉
© 孙祥洲
从台阶向下进入建筑,犹如进入山体内部,经历厚重墙体的包裹感之后,又在出挑的边缘与海再次相遇,感想熏染在海平面上的漂浮感。悬挑部分地面的开口使人直接感想熏染到峭壁的落差。建筑后部还隐蔽了一处要转过一段幽暗通道方能到达的独处不雅观海的空间,以及一扇门后由黄色天光照亮的冥想空间,感想熏染山体深处的安谧。
© 孙祥洲
© 梅可嘉
#新门店
南京FLAMME FLAMME
BY 壹正企划
FLAMME FLAMME主理人希望是一个服装零售以及艺术品发卖空间,用空间和内容为客人带去惊喜。如果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就犹如打开礼物的包装一样,去揭开它,以此带给不同客户各种惊喜。犹如时装,每一季都有不同的特点,将这种多变的特性,领悟进店铺的空间中。结合以上,设计师提出将“游乐场”和“揭开”为设计主题。
© 雷壇壇建筑拍照
店铺由一楼和负一层两层组成,负一层较宽敞且较高。如此高的空间为设计师供应了放置与空间相匹配的游乐设备的绝佳机会。“游乐场”元素紧张表示在服装和鞋类陈设架、收银台和楼梯上,这些地方都做成了游乐设备,包括攀爬架、转椅和秋千。由于店铺位于地下室,层高较高,这些游乐举动步伐与实际游乐园举动步伐的比例靠近1:1,个中一些高达 4.5 米,直立的高度在视觉上提升了全体空间。
© 雷壇壇建筑拍照
#新办公
LianBio联拓生物办公空间
BY NeosSpace
联拓生物(LianBio)生物制药公司的办公室位于上海浦东嘉里城,设计团队以其重点研究的小分子药物和细胞靶向药物为观点,创造规律且有机的圆角式办公组团空间,突显科技与理性之美。从中央进入,向两翼平衡扩散的流线布局,形成由动至静、由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序列。为使办公空间符合生物医药科技美学,利用暖砂白、原木色与浅灰的材料,搭配冷色调绿植与线性灯带,营造出安静理性与人本关怀兼具的事情氛围。
© 付清源
平面布局以分子与细胞为观点,分别呼应公共与私密需求:会议室、办公室、卡座、电话间、储藏、绿植区域等私密空间,犹如细胞有机而规律地排列。固定办公工位、流动工位与休憩区长凳,则呈现多种分子链构造,散布于细胞空间围合的开放空间内。为削弱构造柱的存在与遮挡感,设计将其纳入统一考量,有的结合固定家具或隔断,临幕墙区的则以开放隔间形式呈现。搭配有机与几何的圆角空间,流线相应而生。
© 付清源
#新门店
一时一世瑜伽馆
BY 什作设计
一时一世的品牌理念是沉浸于当下的韶光与天下,品牌希望营造独特的、充满艺术氛围的瑜伽空间,为街区供应一片自然的心灵绿洲。设计团队尊重园地原始条件,通过单一的色调与简约的线条减弱空间的个性,使人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修行。利用布帘元素柔化空间构造,合营瑜伽温和的运动办法,营造松弛的空间感情。
© ACT STUDIO
空间不再是大略的划分,人的视线被直接引入室内。加长的过渡空间,动与静的缓慢交界。绿色的优柔布帘与天然肌理的墙面相结合,巨大球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时髦的家居单品与古朴的瑜伽修炼,在不同元素的碰撞之中寻求平衡。玻璃从视觉上延伸了空间,光芒在走廊与大教室之中流淌。
© ACT STUDIO
#新餐饮
椿
BY 氹边建筑
“椿”隐蔽于广州一条名为永胜上沙的道路上,是一间以经营咖啡、葡萄酒吧、私厨餐厅为主的复合型店铺。一个轻盈的玄色⻔廊设置于临街一侧,作为店铺形式上的⻔户。⻔廊的顶面向外延伸,并进一步向下翻折,裁切街道与庭园之间的视线关系,形成隔而不断的景致,带出弯曲的路径。入口处挑选了别名为椿的山茶花作为迎客小景,而庭园中部则配置了以姿态幽美的小叶紫薇为主的花木丛,作为引人入胜的主景。
© 张超
双向的岛式吧台,一端为咖啡的制作,另一端为酒。而一扇可移动的墙体成为转化咖啡馆与酒吧的空间开关。既为店家“日咖夜酒”的经营供应便利,也能同步切换室内外空间的氛围。透明玻璃建造的恒温酒窖被放置在室内的中间,作为酒吧区的焦点,同时限定出相对独立的座区。端头设有半透明折叠窗扇围合的独立房间,是私厨的包房。在须要时将其窗扇收拢时就成为酒吧的延伸。
© 张超
#新展览
《融诗于家,随艺而安》
复兴荟 & AD100设计师郑仕樑
近日,由《安邸AD》与复兴荟FUXING PLACE共同呈现的《融诗于家,随艺而安》展览正式亮相。展览特邀AD100入围设计师郑仕樑操刀,意在以糅合诗意、艺术、文化与设计精神的空间,探索有关家的未来想象。其展览地复兴荟作为老西门新地标,是一个凑集了浩瀚高端家居品牌的全新复合商业体,承载了浓厚的城市情怀,将设计与生活美学相领悟的代价主见,在展览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 复兴荟
一片富有戏剧感的生活空间,黑白棋盘格地面向舞台延伸,营造视觉张力;方正的构造彰显伸展敞亮之感,视野开阔,也为功能布局供应灵巧度。生活的空间以不同的办法放入展区,比如客厅、餐厅、书房、寝室,主通道及屏风椅,将每个区域象征性地划分,空间独立却又相互交融连续;中轴对称的里面由简洁的直线和圆弧线条勾勒而成,将人的视觉重点放回到空间的用色、材料的纹理、诗意的剪影之上。
© 复兴荟
一系列风雅的家具呈有机形态栖于展台之上,环绕着材料进行着一场饶有意见意义的对话,“艺术之美只在形式,出身生活之美的诗意生活态度,才是家之大美”。展览空间中处处可见“戏剧”般的叙事。设计师对材料的关注细致入微,并通过装饰元素和艺术品的参与,让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而个中舞台剧般的场景、繁琐的调度和精心调制的色彩,更是隐喻着设计师对付当代人日常生活的浪漫想象。
© 复兴荟
展览地址:复兴东路1280号复兴荟北区B1中庭
展览韶光:2023.9.25-10.29
编辑 | Daisy
校正 | M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