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筑学大师,才华横溢,学贯中西,首创了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先河,推动了中国建筑史发展,在国家培植过程中发挥了主要浸染。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梁思成

宾州建筑设计院简介 常用建材

梁思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撰写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他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他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奔忙呼号……他毕生都在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办理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以是你们的问题十分地繁难,你们的任务十分地重大。

梁思成(1901.4.20-1972.1.9)

▪ 籍贯广东新会

▪ 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诲家、建筑师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伤害而出国,以是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
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返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档科。

1915年初入清华学校的梁思成

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得到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求学)。

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籍卡

中国留学生在宾大,前排左一为梁思成,左二为林徽因

梁思成在1926年约翰·斯图尔森纪念奖学金竞赛中的参赛作品(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之后赴欧洲参不雅观古建筑,8月18日返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当代教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图为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的结婚照,礼服由林徽因自己设计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事情(任法度模范部主任)。

从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
这些重大稽核结果,写成文章在国外揭橥,引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度模范》和编写《中国建筑史》,准备良好的根本。

1936年五月梁思成、林徽因在稽核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途中

梁思成师长西席绘制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当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
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精彩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付与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这是1947年梁思成参加联合国总部大楼设计的历史照片

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还先后担当了北京市都邑操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培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梁思成手绘图纸:《北京城墙公园设想方案草图》

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邑操持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方案方案---《关于中心公民政府行政中央位置的建议》。
主见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
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北京城墙航拍

如今,只能从老照片中一窥当年北京城墙的宏伟样子容貌

评价梁思成一定要带上他的夫人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贡献不可磨灭,由于他们的虔诚、费力和那份热心而诚挚的情怀。
没有他们的前瞻性的思想、实地稽核的行动、长期潜心研究的定力,很多东西我们在当下不仅不会被看到,还根本无法知晓那些古老的建筑事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对中国建筑最大的贡献,还是那种为保护古建和修缮古建而亡命的精神。
梁林二人保护的,远不是古建,而是鲜活的建筑历史、沉淀的建筑知识与人文的建筑情怀。

梁思成在测绘善化寺普贤阁斗拱后尾时留影

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梁上

《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师长西席最主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国建筑史界的一部主要教科书,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两部\"大众文法教材\"大众之一。

和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

京奉铁路辽宁总站、沈阳少帅府、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成都励志社、北京火车站……这一座座形态互异的建筑作品背后,都有一个难以磨灭的名字——杨廷宝。

作为中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师中的佼佼者,杨廷宝在50年的设计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逾百件建筑作品。
岁月变迁,它们有的消逝了,成为历史的印记。
有的留下了,依然闪烁着艺术般的光彩。

后人怀念他:“总之,他一贯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供应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杨廷宝(1901.10.2-1982.12.23)

▪ 字仁辉,河南南阳人

▪ 建筑家、建筑教诲家

1915年,杨廷宝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1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杨廷宝 留学照

他的建筑设计和水彩画得到保尔·克芮和瓦尔特·道森的辅导,学习成绩精良。
1924年,他荣获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艾默生奖一等奖,同年又获市政艺术学会设计竞赛一等奖。
杨廷宝获硕士学位后,美国不少建筑事务所出重金聘任他,但他眷恋祖国,1926年返国。

中国留学生杨廷宝在1924年埃莫森竞赛中的参赛作品(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宾夕法

宾大建筑系大绘图教室,右一为杨廷宝(图片来源:杨士英供应)

1927年杨廷宝加入天津基泰工程司(基泰建筑工程司曾是海内当时最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只有27岁的他,在当年设计出了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京奉铁路沈阳总站。
在当时被西方垄断的建筑市场,险些没有中国人设计的建筑。
杨廷宝从此名声大噪,成为和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人称“南杨北梁”。

沈阳总站 外不雅观

京奉铁路沈阳总站(今沈阳北站),位于沈阳市北,1927年6月设计,是杨廷宝师长西席返国后主持的第一个工程,该站平面支配紧凑,功能合理,具有交通建筑特色,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是继北京前门、山东济南等车站后,由我国建筑师自己设计建造的当时海内最大的火车站。

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1927(图片来源:《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杨廷宝年轻照

30年代后杨廷宝长期在南京事情,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时期感极强的精良建筑,如:国民党中心党史史料陈设馆和国民党中心监察委员会办公楼、中心研究院、中心运动场、中芥蒂院、金陵大学图书馆、南京下关火车站、中山陵音乐台、谭延闿墓等。

南京中山陵园 音乐台

南京中山陵园 音乐台 花架

1940年起兼任中心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副院长和建筑研究所所长。
从1940年到1982年,杨廷宝始终事情在高档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筑人才,中科院学部建筑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寿燮,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张坦等都是他的得意学生。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 杨廷宝主持设计初步方案、辅导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巫敬桓等末了完成。

解放后,他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公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项目的建筑设计。
他的设计不仅做出了合理的功能布局,折衷的建筑体形,宜人的比例尺度,而且结合利用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形式来进行设计,探索着传统建筑形式走向当代化的道路,从而发展了“国粹”精神的民族形式建筑。

建筑家杨廷宝(油画) 作者:冯健亲 创作年代:1977 规格:100×95cm

杨廷宝作为著名建筑学家,也是我国近当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互换方面做出了主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荣誉,被誉为“近当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此外,杨廷宝的绘画功底也十分深厚。

石膏素描 杨廷宝 图片来源:有方空间

宾夕法尼亚大学宿舍(杨廷宝绘)

威尼斯大运河(杨廷宝绘)

北京北海一角(杨廷宝绘)

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童寯

童寯(jùn),建筑学家,建筑教诲家,数十年间,他不断地进行东西方近当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续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能有重大贡献。
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
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一个好的建筑师,首先该当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
有独立的思想,有严谨的学风,有正派的人品,才会有合格的建筑设计。

童寯(1900.10.2-1983.12.23)

▪ 字伯潜,辽宁沈阳人

▪ 建筑师、建筑学家、建筑教诲家

1921年9月,童寯进入清华学堂高档科学习,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得到建筑学硕士学位,与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等先后同窗学习。

年轻时的童寯

童寯图解静力学作业,1928(图片来源:童明供应)

在宾大学习期间,才华出众的童寯曾多次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数次获奖,个中包括1927年全美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罗丹博物馆)二等奖和1928年设计竞赛(新教教堂)一等奖。
1928年获Arthur Spayd Brooke设计竞赛金奖(宾大仅有克雷和哈伯森教授曾获此奖)。

中国留学生童寯在1928年全美大学生竞赛中获布扎设计协会一等奖的作品(图片来源:《布扎设计协会公报

完成学业后的童寯,从1928年6月到1929年5月,在美国费城本科尔建筑师事务所担当绘图员、设计师。
之后,从1929年5月到1930年4月,又在美国纽约高层建筑威信伊莱康(Ely J Kahn)建筑师事务所任设计师。

1930年,童寯赴欧洲英、法、德、意、瑞士、比、荷等国稽核建筑。

威尼斯岛上圣玛利亚教堂(童寯绘)

1930年9月,童寯回到家乡沈阳,应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孙国锋约请,担当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
当时,在东北大学任教授的已有梁思成、林徽因、陈植、蔡方荫等。

1930,东北大学建筑工程系部分西席。
前排右二梁思成,右三陈植,左二童寯

童寯在东北大学执教期间,撰写《建筑五式》、《各式穹隆》、《做法解释书》等文章,并积极编写建筑教材,给学生先容各种国外书本,个中就有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书,还先容学生秦国鼎留学德国包豪斯。
其余,他还参加了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童寯的作品遍布上海、南京一带,紧张有: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孙科住宅、上海金城大戏院、南京地质矿物博物馆。
紧张著作有:《新建筑流派》、《近百年西方建筑史》、《日本近当代建筑史》、《苏联建筑》、《造园史纲》、英文版《东南园墅》等。

童寯师长西席部分著作

童寯师长西席不但是著名的园林史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诲家,还是一位精彩的画家。

西德海德堡(水彩) 童寯

在宾大期间,童寯绘画的天赋也得到充分的发掘,接管美国著名水彩画家道森(George Walter Dawson)辅导,奠定日后精彩的绘画功底。

嘉定潭影阁(水彩) 童寯

德国(东)德累斯顿翠营阁建筑群(铅笔)童寯

意大利佛罗伦萨古桥(铅笔)童寯

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泰斗:刘敦桢

刘敦桢是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建筑教诲的开拓者,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古建史研究,在学科培植中有一系列打破,著作颇丰。

“设计首先应看重建筑功能,在知足功能的条件下才力求造型完美。
” “学问才是安身处。

刘敦桢(1897.9.19-1968.5.10)

▪ 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邵阳市新宁县人

▪ 当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建筑教诲家

刘敦桢师长西席 出生于湖南省新宁县一个清代官宦家庭。
1913年刘敦桢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16年入东京高档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机器科,次年转入建筑科,1921年获学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严格哀求自己,除了刻苦学习,还积极磨炼身体,既是学业中的突出头等生,又是拍浮、足球和田径运动中的健将。

刘敦桢师长西席从前留学照(摄于日本东京高档工业学校)

日本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十分重视和着意保护,也给予刘敦桢许多启迪和反思,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海内涵这方面努力的不敷,并更加武断了日后从事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志愿和决心。

1922年返国任上海绢丝纺织公司建筑师,并与柳士英等肇建了第一所中国人经营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又与柳士英等创设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并任讲师,为国家培养了首批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

湖南大学 二院(建成韶光:1929年)

建筑风格:折衷主义

设计师:刘敦桢

1925年,刘敦桢任湖南大学土木系讲师;1927年任中心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营造学社在去云冈的路上(左起:莫宗江、林徽因、刘敦桢)

在稽核华严寺大雄宝殿时,梁思成卖力拍照,莫宗江卖力丈量,林徽因和刘敦桢卖力缮写碑文,记录建筑构造的特点,一个下午就干完所有的活。

刘敦桢著有《佛教对付中国建筑之影响》、《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大壮室条记》、《明长陵》、《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易县清西陵》、《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河南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等论文,为中国古建筑研究树立模范,1933年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兼文献主任。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

刘敦桢对中国古建筑的费力研究和取得的造诣,使他在学术界得到了崇高的地位和荣誉。
他在1933-1937年间在华北六省进行大量科研调查,共写出论文、调查报告、读书条记等35篇,约65万字;与其他学者合撰论文7篇,30万字。

1931年刘敦桢与妻儿的合影,此时他已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他研究了我国古代官式建筑(宫殿、坛庙、寺不雅观......等)和“营造法度模范”、“工部工程做法”。
抗日战役期间,他对云南、四川、西康等地古建筑的调查,补充了我国建筑史上一大空缺。

1950年,他参加了南京市和江苏省的文管会事情,对南京城内外的古建筑和古墓葬,进行多次调查,写出了修整或保护操持。

朱偰、刘敦桢、曾昭燏等 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文件一批

1952年,开始了对海内传统民居的调查和研究。
1956年揭橥了专著《中国住宅概论》,在海内学术界掀起了对这一领域全面开展研究的热潮。

刘敦桢师长西席的读书条记

刘敦桢师长西席作为中国建筑教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传授教化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只管他们已经拜别,但他们在建筑设计、建筑史中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后人尊重和学习!

(来源:大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