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冯汉斌 通讯员李默闻)“关注生态便是关注未来。
”9月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作客“三峡艺术大讲堂”,在三峡美术馆开展主题为“生态艺术”的讲座时如是说。

讲座上,孙振华教授从“生态文明、生态艺术、生态艺术在中国的实践”三方面,结合大量当代生态艺术作品以及国内外有名公共雕塑展,讲述生态艺术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涵盖范围、艺术特点,点明生态艺术的核心是走出人类中央主义,走向生态中央主义。
他认为,生态文明是继佃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生态艺术是指以当代生态文明的不雅观念为辅导,从建筑艺术、公共艺术、雕塑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园林艺术、演出艺术、设计艺术等各个领域,表示可持续、可再生、绿色、环保等生态文明代价不雅观的艺术,是当代艺术的新形态之一,“生态雕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态,不是由材料、题材来规定的艺术,生态雕塑是可以利用各种媒介来实现的,核心的理念便是倡导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和再生,便是把一种生态不雅观念和意识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艺术中和社会中。

李默闻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讲座现场。

孙振华教授先落后修文学、美学、美术史专业,1989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院、湖北美院、上海美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雕塑》主编。
出版有《生命·神祇·时空——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国当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期》《公共艺术的不雅观念与方法》等二十部著作。

三峡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三峡艺术大讲堂》项目卖力人周选贵代表活动主理方致辞时表示,三峡艺术大讲堂是三峡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主理的系列公益讲座,旨在让艺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打造覆盖全市的遍及性、标志性、公益性的讲座。
基金会每季度举办一次此活动,将约请全国各艺术领域著名专家前来演讲。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威信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