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粤澳两地在澳门城市大学共办的“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览开幕,展览将持续到5月7日。
本次展览是十三行博物馆首次走出南粤,同时也让更多目光再次聚焦那段残酷而又坎坷的十三行历史影象。

据理解,十三行是清代中国专门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区域,外国的商品通过这里进入中国,中国的商品通过这里销往外洋。
而关于十三行最早的笔墨记载更是可以追溯到明朝。

广州古代十三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十三行并不详细反响洋行的数目,只是一个统称,代表一个地名、一片商馆区、一个贩子群体、乃至是一种贸易系统编制。
从乾隆二十二年之后(1757年至1842年),广州十三行更是成为清朝政府唯一的对欧美通商特区,十三行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霸占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互换的主要窗口。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在历史的影象中与十三行息息相关的那些地方如今又呈现着若何的面貌?羊城全媒体实地拜访五地,深度探寻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历史遗踪!

出品人:杨汉卿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李黎 林洁

实行统筹:李焕坤 谭铮

文、视频:郭思琦

来源|羊城·羊城派

审签 | 吕航

演习生 |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