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设置
需打开手机拍照设置的参考线(也叫网格线)、水平仪,照片比例最好设置为4:3。以便定位和后期修图截取时更清晰。
2、 画面构图
1) 要横平竖直
正面拍摄:担保水平线。 站在物体正中间的位置,物体的横线与水平参考线平行, 竖线会由于透视变革有一点点歪斜,可以不管。
斜侧面拍摄:担保垂直线。 站在物体垂直面的中间位置,物体的竖线与垂直参考线平行,横线一定是透视倾斜的,可以不管。
拍摄很高的建筑:向退却撤退。 由于无法站在高建筑的中间位置,以是可以只管即便退后,用长焦镜头拍,相对的透视倾斜就不明显了。
没有明显横竖的建筑:探求中央物,担保中央物的水平或者垂直即可。
2)三分线的运用
画面中以有用信息更多的一壁即主体部分占背景的20%~30%为得当,太小不折衷,太大(超过60%)易使主体变成背景。
3) 对称法的运用
在拍摄建筑时可凸显其稳定性。分镜像旁边对称,或倒影高下对称。常日可利用玻璃、镜子、手机屏幕或水来实现。
4) 前景的浸染
补充空缺(让天空不要太空,画面有活气);
增加层次(如低角度、大广角,小石头秒变巨型岩石);
遮挡(去掉画面中不想要的东西,如用小草遮挡了路灯前面的光秃秃小路)。
3、拍摄韶光
节制韶光变革,找到最佳拍摄韶光:
1)蓝调韶光(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此时天空和地面的光芒、色彩相对平衡,天空呈现蓝色,可排出以蓝色天空为背景的建筑,比较震荡。
2)黄金韶光(蓝色韶光之后或之前):天空呈现多彩的光影效果,建筑背景是五彩斑斓的天空背景,具有神秘感。
3)晴朗景象(上午10点之前,下午2点之后),阳光斜照而非直照,拍摄效果较好,特点是画面清晰、明朗。
4)阴雨景象不适宜拍城市建筑,画面不易拍清晰,后期修图事情量较大。
4、把稳事变
拍摄建筑,要把稳避免画面凌乱;主体要明确,且是画面中最清晰的部分;前景的运用是为了补充空缺、遮挡和增加画面层次感,牢记不可喧宾夺主。
拍摄全景建筑时,常用横屏拍摄,以凸显建筑的雄伟、稳固。只管即便正面拍摄,使主体居中,横平竖直调度焦距0.6X、1X或2X,必要时人移动,使拍摄主体占画面的30%旁边,不要超过60%,天空常日留白30%。远景拍摄是可利用前景的浸染,简洁画面。
拍镜面投影,画面留白一定要旁边或高下对称,常用横屏拍摄。
拍建筑局部,最好以天空为背景,简洁画面;也可用建筑的对称构图,铺满全体画面,增强几何美感或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