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户型有点独特,是个异形住宅,紧张毛病在于空间比例严重不均,甚至利用体验差,收纳性能不敷,详细表示在:

1、入户客厅是个扇形+矩形的整合空间,占地面积较大,采光和利用率不高,都是些成品家具,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

异形室庐建筑设计 建筑法规

2、朝南的两间寝室虽然都隔了小衣帽间,但整体的可容量有限,从韶光上来说知足不了久居的衣物收纳;

3、厨房和餐厅虽然方正,但和客厅比起来空间较小,不适宜招待亲朋好友。

【屋主诉求】

常住人口是女儿和退休父母,一家三口都喜好旅游,对生活有热爱,女儿喜好收藏好看的杯子,他们的详细诉求如下:

1、喜好简约、干净的原木元素

2、通透、妖冶的客厅

3、保留两间寝室

4、想要大衣帽间

5、足够多的储物空间

6、可以接管开放式厨房

设计改造亮点】

1、打通原客厅与朝南主卧,利用LDK一体化设计,将扇形空间改造成开放式厨房,拉正客餐厅的布局;

2、拆掉原厨餐厅的隔墙,整合卫生间,打造主卧大套间,将原厨房改为榻榻米寝室,原餐厅改为大衣帽间;

3、将玄关入口移至左侧原卫生间,新建墙体保障入户私密性,改左侧卫生间为储物间,扩充玄关的收纳功能。

原始户型图

玄关无隐私、扇形客厅过大、厨房过小、卫生间对着餐厅,南北不通,整屋除了两个寝室的小衣帽间,再没有系统化的收纳空间了。

平面布局图

布局调度后,我们有了如下变革:

1、一个“Z”型玄关,既填补了一望到底的尴尬,又增加了储物间;

2、一个南北通透的客餐厨一体化空间,既消化了扇形空间,又增加了收纳与采光;

3、一个主卧大套间,既有衣帽间,又有榻榻米寝室,还有办公桌和干湿分离的大卫生间;

4、一个客卧小套间,既有小卫生间,又有一整墙的大衣柜;

5、兼有洗衣功能的生活阳台,以及可变事情区的休闲阳台。

改造前的玄关便是条通道,一眼就能瞥见客厅,没有隐私可言,也没有什么收纳的地方。

新建的墙体与顶面都刷了水泥艺术漆;墙上加装了原木悬空柜,收纳一些鞋子、钥匙、包包、快递等小物件;右侧墙上还有面穿衣镜,方便出门的时候整理一下着装;照明上不仅有灯带还有筒灯和吊灯,可根据需求节制氛围。

移动后的玄关口,保护了室内的隐私;我们沿转角定制了L型柜体增加储物空间。

LDK设计前后的演示

敲墙后不仅南北通透,布局方正,而且动线明晰,边边角角也都充分利用安装了定制柜,增加系统化收纳空间。

改造前的扇形客厅,L型沙发围合的客厅,角落的空间都没利用上,虽然大,但不实用,很摧残浪费蹂躏。

改造前的朝南主卧虽然有个小衣帽间,但收纳依旧不敷。

墙拆后,南北通透,扇形空间做了开放式厨房,客餐厅布局方正,空间也有了放大的效果,视线和动线上都很舒适。

客厅以木色为主,搭配棕色三人位沙发,整体给人温顺的质感。

沙发背景墙增设了工业风可拉伸壁灯,结合顶部轨道灯,打造多层次可调控的照明氛围。

电视背景墙刷了水泥艺术漆,格栅板与电视柜以穿插的形式相交,既丰富墙面层次,缓和水泥漆的冷硬感,又知足客厅的收纳与置物功能。

飘窗处的精良采光,搭配休闲椅和绿植,轻松打造杂志般的休闲角落。

氛围感拉满,超级出片。

利用水泥灰地砖对厨房与餐厅进行功能区分,也减轻厨房日常打理的程度。

灶台区墙面铺贴了马赛克小白砖,定制橱柜色调与玄关储物间同等,白加黑的经典配色,百看不厌。

厨电区被设置在了新建玄关墙的后侧、餐桌的右侧,内部嵌入了大冰箱和烤箱等大型厨电,原木材质与餐厅呼应,确保了设计元素的整体性。

虽然是开放式厨房,屋主一家仍是中厨烹饪的模式,对此,一匹吸力强大的油烟机必不可少。

但还是担心油烟会飘到客餐厅,为了不影响采光并节省本钱,我们在厨房与餐厅之间安装了轨道纱帘。

后期回访中屋主妈妈证明了纱帘的有效性。

玄关口视角下的餐厅

天花照明以轨道灯和筒灯为主,只在餐桌上增加两盏吊灯突出局部照明。

我们将厨房的台面和马赛克小白砖一并延伸至餐厅,打造西厨吧台。

台面上又挖了个池塘,增加便利性,省得绕到厨房那儿洗杯子。

墙壁上还增设了一排原木吊柜,增加储物空间,收纳屋主心爱的各种杯子。

根据橱柜岛台的造型,餐桌上选择了长条的实木大板餐桌,确保空间的折衷性。

窗外的美景也为餐厅增色不少。

主卧大套间设计前后的演示

从厨餐厅到主卧大套间的变革,仅仅是拆掉了一堵厨房与储物间的隔墙,又封掉了原餐厅的入口,立即拥有了酒店套间般的居住仪式感。

改造前这个区域空间比较零散,动线也不明晰,餐厅还对着卫生间,多少有些不舒畅。

改造前的厨房较小,储物不足,也放不了多少智能厨电。

墙拆后,原厨房改成了榻榻米寝室,原储物间变成了办公区,原餐厅改成了大衣帽间,空间的通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主卧用原木搭建的榻榻米主卧,营造步入式就寝的仪式感。

床头增加了阅读灯,提升独立性与便利性。

床尾预留了嵌入式柜体,增加置物、收纳的空间

大衣帽间沿墙定制了L型顶天立地柜,不留卫死活角,纯白的空间给人干净、纯粹的感想熏染。

衣帽间正中间增设了中岛台,玻璃面板使空间多了份灵动感,而且一些日常利用的首饰可以放在第一层,也方便拿取。

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水磨石地砖给空间增色不少。

改造前的客卧虽然有小衣帽间,但是收纳还是不敷。

客卧床头背景墙做了灰+绿的拼色处理,几何的设计增加墙面的层次感。

我们选择了球型吊灯,缓和空间的方寸感。

床尾沿墙定制了一整面的顶天立地柜,容纳量是先前的小衣帽间的1.5倍,旁边两侧还知心设有开放格,充作台面利用。

入户左侧的原衣帽间改成了小卫生间,方便起夜。

设计师的更多作品,
欢迎进入下方小程序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