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
5800块积木!
北科大主楼模型震荡来袭!
”,在建校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在这篇推文中发布了一款由5800块积木组成的北科大主楼拼装模型,造型还原,别出心裁,引起了校友和师生的热烈反响。
北科大主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经历了数十载光阴洗礼,见证了北科学子“求实鼎新”的风貌,也勉励着他们“追求卓越、勇于争先”。
据北科大校史干系资料记载,1954年主楼培植拉开帷幕,师生和工人共同上阵,肩挑人抬,挥汗如雨,终极在1955年落成。主楼用地15341平方米,体量恢弘、挺立大气、整洁庄严。走近主楼,就能看到熠熠生辉的六个大字“为中华之崛起”。
正由于这独特的历史和建筑风貌,北京科技大学近当代建筑群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展现出浓厚的艺术素养和秘闻。除了学校主楼,北科大还拥有一批历史悠久、竹苞松茂的建筑。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2年9月,历史上经由四次重大改造,目前馆舍面积为2万余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侧,中间相通,拥有两千余个阅览座位,开辟了室外阅览区,设置了可以自助预约的研修室。
外语楼建筑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北科大校园建筑的范例代表。这里曾是学校的老办公楼,两侧有甲乙丙丁四个阶梯教室。老办公楼与四个教室通过拱门相互连接,拱门上方有露天走廊直通整座楼。四个教室长期以来作为学校里的通宵教室,记录着无数学子挑灯夜战、苦思冥想的身影。
目前,外语楼的甲乙教室已经改建成为校史馆,供校内外的各界人士参不雅观。校史馆分为A、B两个展馆,A馆以历史脉络为序,集中展示学校的办学进程和重大事宜;B馆集中展示学校在学科培植、师资军队、人才培养、党建和思想政治事情、科技创新、对外交流、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发展造诣。
1953年,理化楼破土动工,作为一栋苏联风格的建筑,这座楼仅耗时半年多便主体落成。当时理化楼多设实验室,并紧张承担三年级以下的根本课课程,与理化楼相对的教室楼(现办公楼)也是当时学生们上课和自习的紧张场所。
北科大校园内有一条自西向东的“中轴线”,而体育馆就位于这条中轴线的东端。北科大体育馆总培植用地约2.38公顷,总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由一个主体育馆和一个综合体育馆组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的比赛场馆,体育馆的形状设计利用了柔道、跆拳道运动中的“带”的观点。远了望去,3米宽,间距0.75米的锈赤色金属板均匀地支配在场馆的立面,便全体建筑十全十美。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教诲部直属高校,北京科技大学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4.11万平方米。在北科大7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北科学子在这座宏伟俏丽的校园中发奋图强、奋勇前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官微、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