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便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类型丰富、数量浩瀚的传统建筑是福建无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一主要讲话精神,由福建省政协、福建省委宣扬部主理,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承办,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建省画院、福建省民盟字画学会协办的“古厝之光——福建省美术专题创作展”写生活动在福建省画院启动。

这次活动汇聚了福建省内有名美术家,京海墨韵互助艺术家——曾军艺师长西席,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存心描摹,爱慕绘就,为福建古建筑留记录,为中华精良传统文化书华章。

漳州古镇写生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曾军艺师长西席专题创作写生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了福建漳州,漳州站紧张有三个采风地点,分别是:

漳州站(一)湘桥湖

湘桥村落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落,自然造化的流水让湘桥有了灵气,依水而筑、傍河而立的古厝群又授予流水无尽的活气和神韵。

“湖中有岛,岛上有桥,桥中有亭”,这是位于龙文九十九湾末端的湘桥湖给人的初次印象,自带文艺气息。
曾老师便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如下的作品。

曾军艺老师笔下的湘桥湖,远山是绿的,岸边是绿的,湖是鲜活的,灵动迷人。

漳州站(二)漳州古城石牌坊

古城是漳州最有代价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漳州石牌坊,是现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央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光鲜,是一个非常适宜写生采风的地点。

漳州站(三)漳州湘桥村落黄氏小宗

“黄氏小宗”是1842年第一个外国传教士,美国人雅禆理和甘明年夜夫上岛传道,开西医诊所的租用地。
以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鼓浪屿的中西文化交融是从这里才真正开始,这座祠堂的意义,对付鼓浪屿来说真的是意义非凡。

现在的黄氏小宗只剩下院门和正房。
院门为砖木构造,条石门框上方嵌“黄氏小宗”石匾,门头出挑木构架,上面覆板瓦。
正房三开间,闽南传统红砖厝模样形状,屋顶为伸展的高起翘的燕尾脊屋顶,铺赤色板瓦。

曾军艺老师以此古朴的建筑为素材,利用独特的艺术措辞,勾勒出一幅休闲闽熏风的画卷。
仿佛在向众人倾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些岁月的痕迹都是历史的积淀,古代文明、古代建筑,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保护,好好传承。

若您对曾军艺的艺术作品感兴趣,欢迎搜索"大众号“北京京海墨韵字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