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不雅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塔高468米,由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串联到绿色如茵的草地上,远处看宛如两颗红宝石的巨大球体,晶莹夺目,再现了唐诗《琵琶行》中的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

上海明珠塔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东方明珠塔是这样建造的

1983年8月,上海市广播奇迹局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建造新电视塔的设想。
随后,在同年11月17日明确提出了“建造400米旁边电视调频发射塔一座”,“园地初步考虑选在陆家嘴浦东公园内或在其附近”的构想。

1988年5月,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广电部设计院应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约请,参加设计方案竞赛。
1988年9月,经由反复搜聚专家见地和多次预评后,决定选用华东建筑设计院的“东方明珠”方案。

1993年12月,“东方明珠”塔350米立体构造封顶,工期仅用27个月,比原操持提前了105天;1994年5月1日12时12分,长110米、重450吨的天下第一发射天线钢桅杆,经由11天的缓缓攀升,安装就位成功。
主塔的实际地面标高为468米,在当时高度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553.3米)和俄罗斯莫斯科奥斯坦金电视塔(533.5米)。
塔体总重量为12万吨,是天下有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17.1倍。
培植完成时,列亚洲第一,天下第三高塔。

1994年11月18日,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正式对外业务。
1995年5月1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发射开播,首先对外播出5套电视节目和5套调频广播。
至此,第一期工程落成并正式投入利用。

东方明珠塔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不雅观之一。

悬空不雅观光廊是如何变全透明?

改造前的不雅观光层

随着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央等建筑的陆续建成,东方明珠塔也决定二次创业,积极开拓新项目。
259米不雅观光层本来便是一个不雅观光室外平台,做一个悬空不雅观光的项目比较得当。
2008年10月,悬空不雅观光廊项目正式开工。
明珠塔悬空廊透明钢化玻璃层能抵抗800kg的冲击,同时能静载3000kg,远超国家标准哀求,同时明珠塔悬空廊透明钢化玻璃之间还加入两层专用胶水,更增加了安全系数。

悬空不雅观光廊的建成,为东方明珠电视塔增加了415平方米的面积。

改造后的不雅观光层

打卡点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设馆

俗称“老上海蜡像馆”,集历史、文化、鉴赏、娱乐于一体,千余件藏品,百余尊蜡像,反响了上海自元末明初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历史变迁,以蜡像、范例场景和多媒体演绎浓缩了这段韶光的精华,突显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全透明悬空不雅观光廊

悬浮在城市上空的户外玻璃走廊,在云端拍照打卡,360°全方位一睹魔都时尚风貌,不雅观赏3幢肩并肩超过420米高的建筑奇不雅观。

“更上·海”环动多媒体秀

不雅观众站在移动步道上,穿梭于被影像包围的奇幻空间里,欣赏未来上海的智能住宅、生态景不雅观、立体高效交通、和谐自然和文化活力,领略智能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
在互动体验区,不雅观众可以理解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能在未来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运用。

263米主不雅观光层

举目浦江两岸,饱览陆家嘴的当代都邑风貌和外滩风格迥异的老建筑,理解上海的沧桑巨变和丰硕的文化秘闻。

351米太空舱

乘坐“光阴机”与太空舱接轨,抢先体验科幻刀锋屏为您揭秘星球的神奇魅力;您还可以在塔的至高点鸟瞰全体城市美景。

《聚·上海》多媒体穹顶投影秀

位于0米大厅的《聚·上海》多媒体穹顶投影秀,每晚7:00、8:00、8:30三场,不雅观众可现场免费欣赏这场通过30台超高清大流明投影机呈现总投射面积达2200㎡的高科技巨幕影像,感想熏染气势恢宏的超大立体逼真穹顶秀演。

开放信息

开放韶光:9:00-21:00

门票:市民游客可通过网络购票。
应防疫防控哀求,游览时要带好身份证原件,并出示“随申码”+“通信行程卡”+“预约通畅码”。

周边打卡点

东岸滨江岸线

浦东22公里的东岸滨江岸线,1公里就有1个望江驿,这里有穿越时空的赤色主题教诲基地,有安歇、看书的公共文化空间,还有讲述金融发展故事的体验空间。

上海海洋水族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展出了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450多个品种、12000多条珍稀鱼类及濒临灭绝的罕有生物。
水族馆中还有长155米的海底隧道,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

地址: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1388号

开放韶光:09:00-18:00
门票价格:155元起

周边旅游线路推举

吴昌硕纪念馆→陆家嘴中央绿地→东方明珠→滨江公园→外滩

往期精彩回顾
建筑可阅读:让远古村落抖擞时期活力!
广富林的故事久远迷人
建筑可阅读: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嘉定孔庙
建筑可阅读:川沙这栋180多年历史的建筑,留下许多名人足迹
建筑可阅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镌刻在这栋大楼里
建筑可阅读:从“黑石”到“黑胶”,这座百年公寓环抱着岁月余音
建筑可阅读: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
建筑可阅读:一座明代古典园林,一颗隐蔽在老城厢内的明珠
建筑可阅读:百年纱厂的时尚新生
建筑可阅读:上海城区第一个被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
建筑可阅读: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
建筑可阅读:科学会堂1号楼——百年建筑中的科技之光
建筑可阅读: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落成!
烟火气,可溜达,有温度
建筑可阅读:拥有80多年历史的传奇建筑——马勒别墅
建筑可阅读:这座80多岁的老运动场修旧如旧,又添时尚和活力!
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的沈家花园正在修缮,估量下半年开放
建筑可阅读:复古地标思南私邸,带你穿越时空领略“老上海”
建筑可阅读:沪上这座古典园林的主体景区已近520岁!
建筑可阅读:藏在居民区里的这栋小楼,留着“老闵行”的旧光阴
建筑可阅读:复旦这栋历史悠久的小楼里,承载着一段赤色影象
建筑可阅读:穿越宋元明清,翻开金泽古镇千年水乡长卷……
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远可看青山绿水,近可不雅观历史人文
建筑可阅读:曾经的“外滩第一楼”,如今变身艺术新地标!
建筑可阅读:多伦路上这栋小楼修旧如旧,再现“左联”创立时的沙龙场景
建筑可阅读:虹口这座宛若迷宫的历史建筑,如今成为时尚地标!
建筑可阅读:这座高颜值的百年迈水厂,如今再次凭实力走红!
建筑可阅读:“海上第一当”旧址,还原老上海当铺的场景!
建筑可阅读:漕宝路上这个巨型堡垒,背后有着若何的故事?
建筑可阅读:徐家汇公园里这栋小楼,曾灌制《义勇军进行曲》首张唱片
建筑可阅读:有着白色旋转楼梯的这栋建筑,见证外滩金融百年进程
建筑可阅读:苏州河边这栋带瞭望塔的建筑,守护消防安全近90年
建筑可阅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后再现“青春样子容貌”
建筑可阅读:浦江边的这座百年建筑,曾亮起中国首盏电灯
建筑可阅读: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有哪些建筑亮点?
建筑可阅读:浦江边的这座百年纺织老厂房,变身时尚新地标
建筑可阅读:金海湖畔这座年轻的博物馆,形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建筑可阅读:“藏”在苏河湾里的老厂房,历经百年容颜依旧
建筑可阅读:承载上海人回顾的大天下,华美变身后光彩依旧!
建筑可阅读:这座建筑上有颗闪耀的“红星”,你是否同样印象深刻?
建筑可阅读:形似中国宝塔,金茂大厦8个建筑亮点你知道吗?
建筑可阅读:“建筑可阅读”同盟成立!
本日一起感想熏染古猗园的建筑魅力
建筑可阅读:吴淞口灯塔——见证百年沧桑的航道守卫者
建筑可阅读:这座整体平移过的音乐厅,近一个世纪来光彩依旧
建筑可阅读:这座“拆”出来的网红新地标,连接城市与江岸!
建筑可阅读:历经9个月掩护保养,龙华塔重回大众视野!
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汾阳路这栋小楼戏韵绕梁、文字飘喷鼻香
建筑可阅读:这座寓意“天圆地方”的艺术殿堂,你去过吗?
建筑可阅读:风云变幻一个世纪,上生·新所重成打卡地
建筑可阅读:中共四大纪念馆升级改造后,展陈亮点逐一道来
建筑可阅读:穿越光阴,探一探淮海路上这座“船”型老建筑
建筑可阅读:竹苞松茂、琪玉无瑕!
80岁的美琪大戏院风采依旧
建筑可阅读:市中央这座老建筑“藏”着上海城市原点,你知道吗?
建筑可阅读:百年“编织”的毛麻仓库,在艺术中蝶变
建筑可阅读:这座以楼为名的800年历史古镇,你去过吗?
建筑可阅读:掩映梧桐树中的乌鲁木齐南路,有幢人文情怀的小楼
建筑可阅读:“上”这“理”,找寻百年前的校园光阴
建筑可阅读:南昌路民居中的这座石库门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
建筑可阅读:奉贤有座隐身在森林中的剧院,你去过吗?
建筑可阅读:走进这座弹簧上的“全浮建筑”,耳边只剩下音乐
建筑可阅读:外滩这幢90多岁的历史建筑,是一张不褪色的名片
建筑可阅读:愚园路上这座建筑,收藏着许多孩子的金色童年
建筑可阅读:集时尚、艺术、展演为一体,江边的这个老船厂惊艳转身
建筑可阅读:市中央这座钟楼建筑,镌刻着上海的“前世今生”
建筑可阅读:徐家汇这座老建筑里,记录着上海的百年温度
建筑可阅读:这座闹中取静的老建筑,有着残酷的彩绘玻璃
建筑可阅读:吴淞口这座80多岁“小白楼”,有段鲜为人知的过往
建筑可阅读:外滩这座带有“大雨篷”的建筑,你有印象吗?
建筑可阅读:黄浦江的东岸,“藏”着这几幢有故事的精细小楼
建筑可阅读:远喷鼻香湖畔的这座建筑,有颜值、有书喷鼻香……
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里的堂、轩、亭、舫、榭皆有故事
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建筑可阅读:这座藏在古镇中的海派园林,中西合璧、幽深典雅
建筑可阅读:长宁这座小楼里,曾开辟过解放战役的另一个“战线”
建筑可阅读:繁华的南京路上,藏着一座孩子们的“书喷鼻香殿堂”
建筑可阅读:复旦这些老建筑的故事经久弥新,你知道哪些?
建筑可阅读:上海交大的校园,自带中国近当代“建筑博物馆”
建筑可阅读:苏州河边的这座咖啡色“山峰”,你去过吗?

资料:市文化旅游局

编辑:孙凌波

我们供应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好上海的情由。
这里是上海市公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大众 data-from=\"大众0\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