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康健委、国家疾控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卖力人先容了干系情形。
2023年我国居和颜悦色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国家卫生康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康健系统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康健事情方针,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决策支配,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主要造诣和积极进展。
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护佑百姓康健。我国履行了康健中国行动、爱国卫生涯动,开展了一系列康健知识宣扬活动,促进"大众年夜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办法。目前,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区达到1052个,国家卫生州里达到2637个。居民康健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9.7%。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为居民供应就近就便的医疗卫生做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建立了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央、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央,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央培植,医疗资源在分配和布局方面更加均衡、更加贴近百姓。92%的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二级以上医院的做事能力和做事水平。截至今年8月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经发展到2171个。90.9%的县实现了县级医院派驻职员到州里卫生院做事全覆盖。“基层检讨、上级诊断”办法覆盖了2/3的州里卫生院。
2024年9月7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护职员正在耐心为小朋友诊治。 王旺旺 摄
坚持公益性,深化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改革和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历史性地破除了以药补医、以耗材补医的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以医疗做事为主导的新运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从原来的三个渠道,变为政府财政补助和医疗做事收费两个渠道,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坚持科技教诲和人才一体化推进,造就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去年底,免费培养的屯子订单定向医学生达8万多人,为屯子运送了较高本色的专业技能职员。每年医学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数量超过50万人,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国卫生康健系统专业技能职员达1248万人,建成天下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做事体系。
坚持公民至上、生命至上。穷苦地区村落庄两级医疗卫活气构和做事职员的“空缺点”被历史性肃清,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2023年我国居和颜悦色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比2012年提高了3岁以上。
办理公民群众在生养养育教诲方面的急难愁盼,推动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康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先容,我国人口发展涌现新变革,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增减分解的趋势。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人口发展事关国计民生。
深入履行康健优先发展计策,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做事体系,加强重大慢性病管理,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高人口康健本色。会同干系部门,加快建立健全生养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做事体系,减轻家庭生养养育教诲包袱,努力保持适度生养水平和人口规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夫妻共担育儿任务,尊重生养的社会代价。勾引广大青年树立积极的婚恋不雅观、生养不雅观、家庭不雅观,营造生养友好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国家卫生康健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心决策支配,将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公民高品质生活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各项事情落实,切实办理公民群众在生养养育教诲方面的急难愁盼,推动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于学军说。
基本建成了优质高效的中医药做事体系
国家卫生康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说,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中医药做事能力显著提升。着眼于“扬优强弱补短”,建高地、强基层,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踏实推进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央培植,培植2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央中医项目,布局35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挑选1158个国家中医上风专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支持130个地市级中医医院培植中医特色重点医院、1000余个县级中医医院培植“两专科一中央”,基本实现社区卫生做事中央、州里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总的来看,基本建成了优质高效的中医药做事体系。
2024年9月3日,四川省梓潼县黎雅镇兰花村落,县中医院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联村落帮扶义诊行动。 成和平 摄
一体推进中医药教诲科技人才取得新成效。在教诲方面,深化医教协同,推动成立了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培植321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推动教诲传授教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平台和系统编制机制培植取得新成效,承接国家重点研发操持“中医药当代化”重点专项,中医药领域培植了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央,布局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央。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央已经成为天下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发布了一批中医治疗上风病种、适宜技能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在人才培植方面,履行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了领军人才、精良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军队。截至去年底,全国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年夜夫)达到86.8万人。
余艳红表示,我国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彰显和放大中西医药相互补充、折衷发展的显著上风,履行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在机制培植、模式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效果。
布局10个传染病监测系统,支撑传染病疫情的预警预测
国家卫生康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先容,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创造,是有效戒备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国家疾控局把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当前的紧张任务加以推进。
近年来,我国布局了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10个传染病监测系统,成功支撑了传染病疫情的预警预测。开展了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综合监测,实现了“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及时节制盛行趋势和病原谱构成,为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供应了有力支撑。加快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培植,在试点根本上,将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支配安装到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间的传染病信息有效对接。
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推动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疫情早期创造、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际前辈水平。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前辈的病原检测方法体系,可以在24小时内确认300余种已知病原体,60小时内有效识别新发病原体。23个省份建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所有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央具备病毒检测和分离能力。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年底将达到25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实现市、县全覆盖。
“我们将不断优化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方法,加快完善平急结合的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以疾控奇迹高质量发展引领推进疾控的当代化,为掩护公民康健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王贺胜说。
作者:白剑峰
来源: 公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