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济南到商河,过黄河后的第一站便是玉皇庙
这里被誉为玻璃制造小镇,也是全省首个国家级的特色小镇。
随着大企业的落户扎根,带动辖区经济、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民商事案件也随之不断增多。
在职员配备仅10人的玉皇庙法庭,要统领玉皇庙镇、白桥镇的100多个行政村落,做事人口达到十万。
在人少案多做事范围广的情形下,玉皇庙法庭的结案率和调撤率仍在逐年提升。
据理解,在办案过程中,他们确定任务清单,明确岗位职责,设计案件办理流程,标记节点时限,让审判团队真正发挥“1+1+1>3”的效果,办案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通联法官”主动“上门做事”

小镇法院简介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商河县公民法院玉皇庙法庭庭长 赵雷鸣

辖区里有十万多人,虽说企业多,涉企案子能占整年收案的三分之一,但剩下的却大都是民事类的邻里轇轕、家长里短的案子。
”商河县公民法院玉皇庙法庭庭长赵雷鸣表示,不论商事还是民事案件,法官首先想到的便是调度,能调度成功的案子就有可能从根源上办理双方的抵牾,“我们法官办案子,不便是要从根源上化解抵牾嘛。
”玉皇庙法庭法官张菁说。

玉皇庙法庭虽然只有2名员额法官,但对付辖区里的行政村落他们“门儿清”,“一个法官手里包村落几十个,哪个村落里谁和谁有抵牾,谁家比较困难,法官们都知道。
”因此,他们也是这些村落的“通联法官”,卖力所包村落的轇轕处理、帮扶等事情。
法庭职员在办案期间,对付路途迢遥,出行不便确当事人,多选择“上门做事”,能调度的只管即便在家门口调和家长里短。

今年10月份,赵雷鸣接到一通“乞助”电话,是包村落的村落干部打来的,村落干部表示自己村落里有两位老人由于孩子不赡养问题,已经连续两天夜宿楼道。
“老人的两个儿子怎么也说不通,老两口要去法院起诉俩儿子。
”村落干部说。
接到电话后,赵雷鸣赶忙表示,“天儿这么冷,老人行动不便,还是我跑一趟吧。
”随后赵雷鸣来到村落委会,老人看到法官急速哭诉起来:“俺儿子不孝顺,俺老两口已经在楼道里睡了两天了”。
经讯问得知,老两口均年过七十,婚后有两个儿子,孩子大了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
村落里征地拆迁,安置楼房已经分配下来了,两个儿子因赡养老人问题达不成一存问见。

理解情形后,赵雷鸣从化解抵牾的目的考虑,当即决定进行诉前调度。
他先给老人的两个儿子打电话沟通,让他们到村落委会来共同折衷处理此事。
经与双方沟通,小儿子称自己赡养老人多年,大哥不尽赡养责任,还把老人征地补偿款据为己有,生理不平衡。
大儿子则以与兄弟之间没有达成赡养协议为由,拒不让老人到他家中入住。
赵雷鸣在充分理解双方想法后,耐心给双方辨法析理,经由一上午努力,终于说服了兄弟二人,赞许两人轮流赡养老人,并向两位老人承认了缺点。
双方签订了赡养协议,顺利调度成功。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自古以来养老问题都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由于各种抵牾轇轕的累积,一些老人并没有得到子女们的悉心照顾。
本案中,老人的两个儿子都有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一方不得因另一方未尽赡养责任而谢绝履行赡养责任。
赡养责任是一项法定义务,赡养人不得以任何情由谢绝履行赡养责任。
为人子女应有尽孝之念,而非一味强调自身客不雅观困难。

“被动收案”到“提前参与”

商河县公民法院玉皇庙法庭员额法官 张菁

“玉皇庙规模以上的企业占全县的三分之二,是商河县招商引资最多的州里。
”赵雷鸣表示,因生产经营发卖引发的各种涉诉轇轕比较多。
为担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玉皇庙法庭积极做好案件折衷事情,使案件在最短的韶光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挽回经济丢失。

据理解,玉皇庙法庭吸收的企业案件每年有157件旁边,大部分为买卖条约、建筑施工条约、劳务条约、商品房发卖合同等,民商事案由险些全包括。
个中条约轇轕较为普遍,张菁表示,处理商事案件,紧张还是从优化营商环境出发,勾引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规范经营。
对待涉企的商事轇轕,大多是根据企业案件情形,创造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辅导,给出合理化建议。
张菁表示,例如买卖轇轕,企业经营过程中账务来往每每不规范。
由于两企业间建立起了长期固定的“信赖”互助,以前没有涌现抵牾和问题的时候没事,一旦企业间发生轇轕,便是一笔“烂账”。
例如今年初,一包装企业老板拿着自己手抄的账本来法院起诉,账本上既没有收货方的确认具名,也没有正规的结算单,在这种证据严重缺少的情形下,法官也只能提醒他在交易中要留存证据,提高法制意识,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柄。
终极在法官的帮助和提醒下,这位老板供应了一些微信对话记录,通过双方对话以及对方的“收到货”等确定性话语,终极帮原告追回部分丢失。

为了能够更好的普法进企业,法官定期会到企业拜访调研,结合吸收的案例,深入理解企业的困难,在创造企业间经济来往账务方面不规范,以及该签署条约时不签条约,每每依赖于口头协议等问题时,法官主动给出建议。
法官常日会根据实际案情,建议企业平时经营时要定期结算,哪一笔款对应的是哪一批货,要有明确账务。
“从被动收案到提前参与,我们也是希望企业冲破原始互助办法,都能做到规范经营。
”张菁说。

“禁反言”给实事“立字据”

在玉皇庙法庭,大量的案件能够在诉前办理的,大都走诉前调度程序,但是有些调度后仍旧无法办理的案件只能开庭宣判。
但在开庭过程中,法官们碰着的最“头疼”的事儿便是之前调度时双方认可的事实,庭审期间一方或双方均不认可。
“为了确定之前说过的话还算不算数,又得掰扯一阵子。
”张菁表示,为了防止这一征象的频繁发生,他们借用商河法院开展的“无争议事实记载”做法,也便是“禁反言原则”,即在当事人未达成调度协议时,在征得各方当事人赞许后,用书面形式记载调度过程中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并奉告当事人所记载的内容。
经双方具名确认后,如无分外环境,当事人无须在诉讼过程中就已确认的无争议事实举证。
“这也相称于给双方无争议的事实立了个字据。
”赵雷鸣说。

据理解,前不久商河法院受理一起施工条约轇轕案件。
6名务工职员起诉该项目的开拓商、总承包方、各分包方、实际施工人等7人,调度期间,原告供应了实际施工人出具的欠条,“这个实际施工人给6人分别出具了欠条,因此在调度过程中,双方均认可欠款事实以及欠款数额。
”张菁表示,在仔细查阅了干系证据和诉讼材料的情形下,法官辅导调度员进行无争议事实归纳,并制作“无争议事实记载”表,在充分奉告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事实记载的干系权利责任,并征得双方赞许后,双方当事人现场在诉前调度“无争议事实记载”表上具名确认。
诉前调度阶段因无法达成调度,案件转入速裁团队进行审理。
根据此前诉前调度中央出具的“无争议事实记载”,固定了部分事实,承办职员接案后迅速开庭进行了审理。
终极,被告方一次性付清6名务工职员的欠款,劳务职员的合法权柄得到保障。

经诉前调度记载的无争议事实,经法院审查认定后省去了当事人对记载事实的举证、质证环节,提高了案件审理效率,同时防止当事人调度阶段认可的事实,审理阶段又不予认可,而对方当事人却无证据加以证明的环境涌现,“无争议事实记载”客不雅观上促进了当事人的诉讼诚信,提高了法律的严明性和威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