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湖边,图书馆碧波荡漾,文字飘喷鼻香
喷鼻香文化家当研究院成立大会揭牌现场
莆田学院被付与第三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
新传授教化楼红瓦层叠、飞檐翘曲,极具莆仙传统建筑特色
莆田学院村落庄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
“大爱妈祖”湄洲妈祖祭典演出志愿做事项目
开展百年华诞薪火传,志愿急救“莆”民气活动
湄洲湾畔,碧波荡漾;芳名湖边,文字飘喷鼻香。走进莆田学院紫霄校区 ,红瓦层叠、飞檐翘曲,湖光山色、绿荫环抱,极具地域特色的传授教化楼与周边景不雅观交相照映,勾勒出集活力、山水、人文于一体的当代化新校园。
11月25日,莆田学院迎来“百年办学、廿年本科”庆典。20年来,在这座孕育梦想的兴化古府新市,莆田学院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矢志不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校训精神,凝聚力量,克意进取,开拓创新,向党和国家累计运送了10余万名各种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教诲、科技、人才奇迹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推进新时期人才强国计策在高校落地生根指明了前行方向,供应了根本遵照。站在新出发点,面向新征程,莆田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教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义务担当,把握历史主动,增强计策思维,进一步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做事、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互换互助等五大职能,着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期新人,办好公民满意的教诲。
A
校地领悟
构筑教诲新高地
岁月如歌,薪火相传。莆田学院办学可追溯至1898年兴化圣教医院开设护士演习班。2002年,经教诲部批准,莆田学院成为整日制本科高校,并先后集聚原莆田高档专科学校(兴化职业大学、莆田师范大专班)、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莆田卫生学校、莆田医科大专班、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原福建仙游师范学校的力量。
一起走来,一起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校训精神,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栋梁之才。2018年,莆田学院入选福建省首指挥范性运用型本科高校;2019年,紫霄山麓新校区投入利用;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付与单位,办学迈入新出发点。
恪尽职守,救去世扶伤。从1896年英教会在莆田开办的第一个小诊所发展到兴化圣教医院、莆田圣路加医院、莆田医院,再到如今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超过了3个世纪,走过了120个春秋。附属医院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多次易名升格,而后发达发展,高歌年夜进。如今,年门诊量17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万多人次,莆田学院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多年来,莆田市将莆田学院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方案,从莆田学院对接莆田“336工程”优化学科专业构造、高等人才和“双师双能型”西席军队培植、与企业互助开展运用性科研、开展社会做事等四大方面给予支持,推进学校内涵培植。同时,在资金、地皮、人才、产教领悟以及教职员工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学校培植发展供应有力保障和良好环境。
B
立德树人
培养运用型人才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升为本科院校20年来,莆田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履行“五大五培”文化育人工程,持续推动“五个一”课程思政事情体系再深化实践,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的运用型人才。按照“运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坚持“做事需求、贴近家当、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学校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专业培植也迈上了新台阶。
高校高水平人才军队,是履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计策的新力量。自2002年以来,莆田学院通过“增、改、撤”优化专业构造,初步构建了工、医、管为主干,文、理、教、艺等多学科折衷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2年,为相应教诲部“本科传授教化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该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福建省高校运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和福建省高校运用型示范校培植试点。
与此同时,该校不断创新改革“课程+项目”“模块+平台”的家当传授教化模式,建立了各种特色光鲜的运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全面履行“54个主修专业+16个微专业+19个辅修专业”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实现成才路子的多元化。
多年来,莆田学院扎根地方,借力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形成了政校企“互助办学、合培养人、互助就业、互助发展”的产教领悟紧密型互助办学系统编制和长效机制。近五年,莆田学院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8.94%以上,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升,很多还被“双一流”高校录取,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精彩青年贡献聪慧和力量。
C
科研创新
为地方经济添动能
入冬后的木兰溪畔依然葱葱郁郁,沿溪两岸风光旖旎。
当前,莆田市深入持续做好治水兴水的生态大文章,集成履行“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打造统揽莆田高质量发展、造福公民的生态带、文化带、康健带、家当带、创新带。彼时,莆田学院已多次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实践团队由教授、学生、资深媒体人等组成,共计600余人次,历时10000余小时,足迹遍布木兰溪沿岸10余个州里,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揭橥高质量研究成果16篇,得到省市科研项目16项。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沙场,在地方家当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浸染。20年来,莆田学院不断进行根本研究及前沿技能探索,聚焦重点家当技能创新做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看重精良传统文化传承,为培养运用型高水平人才培植和更多硕士学位培植供应了更加坚实有力的科研支撑。
该校现有66个校内研究机构、32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与190多个企业强强联手,打通家当领悟发展的教诲链、创新链、家当链、人才链,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经济家当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莆田家当发展增长新动能。目前,全校共承担校外科研项目3200余项,揭橥高水平学术论文2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0多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项、授权专利1330项。
木兰溪综合管理研究院、村落庄振兴研究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鞋家当、工艺美术、喷鼻香文化……一批批紧扣地方特色家当的研究院应运而生。自2016年以来,莆田学院积极对接地方支柱家当和特色家当链,先后开展履行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操持、创新改革亲家当传授教化模式和创新产教领悟迭代发展模式,建成新工科、华峰、喷鼻香文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家当学院11个。同时,为地方供应政策研究报告、决策咨询建议、奇迹发展报告、发展方案、村落庄振兴建议等108篇,与政府干系部门共建地方性智库及研究院11个,开展环绕莆田市“十四五”专项方案14项。
D
高校“智库”
助推文旅发展
日前,莆田学院首届妈祖文化讲解员专题培训班举行,旨在打造一支规范性、专业性、针对性的妈祖文化讲解员军队,身体力行地传播妈祖文化。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多年来,为传承妈祖文化,推进两岸互换,莆田学院贡献着高校力量。从2016年开始,该校就开设了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至今已培养300名妈祖文化传承人,造就一批做事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层次运用型专门人才,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
弘大的青年志愿者团体是莆田学院一张闪亮的名片。该校设立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辅导中央现有注册在校志愿者16000余人,坚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志愿做事项目。个中,“大爱妈祖”湄洲妈祖祭典演出志愿做事项目至今已开展了11年。每年,该中央都会组织420多名志愿者,耗时近3个月韶光精心预备祭典演出事情,为传承妈祖文化贡献青年力量。
此外,该中央还立足学校、面向社会,从文明礼仪、生态环保等10余个种别出发,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志愿做事项目。每年开展常规性志愿做事活动500余场,做事时长超10万小时,打造了以“小红团”宣讲、“先锋‘6+1’”、“初心在线”、“依米急救”、“青春无毒”、“善旅·商行”等为代表的10余个志愿做事品牌项目,并积极组织参与近20个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做事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莆田学院与莆田市农业屯子局签署《“高校+村落党支部”村落庄方案人才互助协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起“高校+村落党支部”村落庄方案人才保障机制,以莆田市70个省级村落庄振兴试点村落和88个脱贫巩固村落为重点,由莆田学院选派组建14个军队,驻点村落庄一线,助力村落庄振兴。
迈步新征程,扬帆中兴航。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莆田学院对标高质量发展哀求,贯彻发展新理念,强化内涵提质增效,固本培元踔厉奋发,把培植海内一流高水平运用型大学作为计策目标,打造“大学+”新型发展模式,全力推进“赤色、品质、文化、活力、俏丽”五新莆院培植,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家当链深度领悟,更好地做事莆田市家当发展、城乡培植、基层管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湄洲日报 :陈海容 张亮 金恒玥/文 蔡昊 陈岭 黄丽颖 颜烨/图 编辑:许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