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汾阳路,这条几百米的小马路上有着许多精良的历史建筑,汾阳路150号小楼,是个中十分著名的一座。
它位于汾阳路、桃江路和岳阳路三岔路口,掩映于许多高大的树木之中,远了望去,白色的外墙在个中若隐若现。
本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里,去感想熏染下它的历史变迁吧↓

汾阳路150号

汾阳古建筑设计 施工技术

欧洲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

汾阳路150号建于1919年,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三层稠浊构造建筑,包括地下室一层(在地面上)构成宽大的基座,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处理。
在上海欧式花园住宅发展进程中,它属于早期的仿古典式花园住宅。
建筑多处细部精美,拱券、弧形窗等具有范例文艺复兴特点;建筑周围保留大面积花园景不雅观,保存无缺,并存有椭圆形池塘,与主楼建筑形成呼应关系。

与主楼形成呼应的池塘(曾经与现在)

南立面为主入口,前面是大台阶,从花园顺着大楼梯拾级而上到达建筑二层,是两层高的弧形大门廊,首层采取爱奥尼克柱式,二层为塔斯干柱式支撑的阳台。
墙面分缝明显,窗上有楣饰,建筑通体为白色(后期粉刷)。
建筑二层外窗过梁采取拱券式,并有券心石装饰。
三层为圆弧形大阳台,由四根柱子支撑,镂空铁艺栏杆。

建筑南侧

屋面有女儿墙,中心弧形处是栏板,栏杆的分格柱式与二三层柱子对应,柱头有羽觞形装饰物点缀。
旁边两侧为镂空宝瓶石栏杆。
建筑东侧二层有半圆形凸窗,屋面为宝瓶栏杆。
前方是一大平台,可通过台阶下到花园。

左:东侧(历史照片)右:东侧(现貌)

建筑南立面外窗窗框颜色偏浅白,为外开木窗。
南立面二、三层有爱奥尼克式壁柱,窗过梁采取平拱和券式两种,并置有券心石,东墙室外上二楼阳台处有螺旋形带花瓶状栏杆楼梯,建筑顶部部分有三角形山花和圆形透气窗。
该建筑细部多处呈现出文艺复兴风格的特点。
其外立面为水平仿石划格,窗户形式为矩形,二层窗洞上方有半圆形浮雕。
檐口为范例古典主义风格,女儿墙虚实结合,以宝瓶栏杆与酒瓶装饰点缀。
南侧露台二层有6根爱奥尼克柱(包括两根壁柱),而三层则有6根多立克柱。

修旧如旧,规复历史样貌

2015年12月,汾阳路150号被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
2016年7月,建筑拟修缮后作为沪剧展示互换用场。
2017年,汾阳路150号建筑修复方案设计定为三类保护,即:建筑的紧张立面、紧张构造体系、紧张空间格局和有代价的建筑构件不得改变。
修复工程中,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比照历史图片,对历年来建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与原始建筑构造不符的地方,逐一落实细部修缮方案,并实地取样,参阅档案文献,再落实到施工图纸上,力求完全规复到建筑最初的样貌。

汾阳路150号的曾经与现貌

根据原始设计档案文件,一号楼外立面水刷石墙面原为白色涂料,勒脚原为灰色涂料,这次修复,完备按照原样规复。
屋面栏杆原为浅色混凝土女儿墙及栏杆、宝瓶装饰,建筑利用过程中,多处栏杆被封堵,且饰面受污染及泛潮较为严重。
修复过程中,对封堵区域的装饰层采取人工办法轻轻凿除后,没有创造原始宝瓶栏杆,则全部按照原始照片、原始图纸或设计图纸进行等比例翻做后安装。

按照原样规复的汾阳路150号夜景

根据档案文献记录,建筑原雨水管截面为矩形,雨水斗形状精美,带有装饰线脚及英文缩写字母“M”;根据历史照片段定,雨水斗及雨水管为铜皮或白铁皮,颜色亮度与墙面靠近。
本次修缮,原位更换现有雨水管,根据历史样式复原铜皮(或白铁皮)雨水斗及雨水管。
水磨石旋转大楼梯,是汾阳路150号小楼内饰中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这次修复过程中,施工团队严格比对历史照片,逐级对每一处细微缝隙进行修复,且坚持采取原始工艺,力求新修部分与旧有部分无色差。

建筑打卡点

旋转大楼梯

弧形水磨石旋转大楼梯,是汾阳路150号内饰中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自由流畅的乳白色水磨石扶手和镂空栏板,同色系的水磨石踏步兼金属防滑条。

花园

新复原的花园中轴线与汾阳路150号1号楼对应,同时延续其建筑中轴线,规复外部空间的序列感,营造出海派文化特色的花园景不雅观。

建筑开放

上海沪剧院不定期举办公益开放活动,详情可关注其干系信息。

周边打卡点

上海音乐学院

汾阳路20号

校园内有不少精良历史建筑,如原犹太俱乐部(上海音乐学院礼堂办公楼)、花园住宅(比利时领馆专家楼)。

进入校园参不雅观以校方疫情防控详细哀求为准。

上音歌剧院

汾阳路6号

上音歌剧院坐落于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阳路的交界处,是海内首个采取整体隔振技能建造的全浮构造歌剧院,因此歌剧为特色,集多门类演出与传授教化为一体的天下一流歌剧院。

演出韶光内可参不雅观内部,平时仅可参不雅观建筑外不雅观。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汾阳路79号

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外不雅观线条流畅自然,共三层,外墙为白色,砖混构造,面积1496平方米,半圆形的阳台搭配着旋转楼梯,在类似建筑中极具特色。

开放韶光:周二至周日 9:00-11:30,13:00-16:00

门票:8元

徐汇艺术馆

淮海中路1413号

徐汇艺术馆所在建筑为一座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建筑旧址,近年来,这里策划、展出了许多佳构展览,屡获殊荣,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开放韶光: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滞入场);每周一闭馆(撤展、布展期间闭馆)

门票:免费

周边旅游线路推举

上海沪剧院→工艺美术博物馆→交响乐团音乐厅→徐汇艺术馆

往期精彩回顾

建筑可阅读:让远古村落抖擞时期活力!
广富林的故事久远迷人

建筑可阅读: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嘉定孔庙

建筑可阅读:川沙这栋180多年历史的建筑,留下许多名人足迹

建筑可阅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镌刻在这栋大楼里

建筑可阅读:从“黑石”到“黑胶”,这座百年公寓环抱着岁月余音

建筑可阅读: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

建筑可阅读:一座明代古典园林,一颗隐蔽在老城厢内的明珠

建筑可阅读:百年纱厂的时尚新生

建筑可阅读:上海城区第一个被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

建筑可阅读: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

建筑可阅读:科学会堂1号楼——百年建筑中的科技之光

建筑可阅读: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落成!
烟火气,可溜达,有温度

建筑可阅读:拥有80多年历史的传奇建筑——马勒别墅

建筑可阅读:这座80多岁的老运动场修旧如旧,又添时尚和活力!

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的沈家花园正在修缮,估量下半年开放

建筑可阅读:复古地标思南私邸,带你穿越时空领略“老上海”

建筑可阅读:沪上这座古典园林的主体景区已近520岁!

建筑可阅读:藏在居民区里的这栋小楼,留着“老闵行”的旧光阴

建筑可阅读:复旦这栋历史悠久的小楼里,承载着一段赤色影象

建筑可阅读:穿越宋元明清,翻开金泽古镇千年水乡长卷……

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远可看青山绿水,近可不雅观历史人文

建筑可阅读:曾经的“外滩第一楼”,如今变身艺术新地标!

建筑可阅读:多伦路上这栋小楼修旧如旧,再现“左联”创立时的沙龙场景

建筑可阅读:虹口这座宛若迷宫的历史建筑,如今成为时尚地标!

建筑可阅读:这座高颜值的百年迈水厂,如今再次凭实力走红!

建筑可阅读:“海上第一当”旧址,还原老上海当铺的场景!

建筑可阅读:漕宝路上这个巨型堡垒,背后有着若何的故事?

建筑可阅读:徐家汇公园里这栋小楼,曾灌制《义勇军进行曲》首张唱片

建筑可阅读:有着白色旋转楼梯的这栋建筑,见证外滩金融百年进程

建筑可阅读:苏州河边这栋带瞭望塔的建筑,守护消防安全近90年

建筑可阅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后再现“青春样子容貌”

建筑可阅读:浦江边的这座百年建筑,曾亮起中国首盏电灯

建筑可阅读: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有哪些建筑亮点?

建筑可阅读:浦江边的这座百年纺织老厂房,变身时尚新地标

建筑可阅读:金海湖畔这座年轻的博物馆,形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建筑可阅读:“藏”在苏河湾里的老厂房,历经百年容颜依旧

建筑可阅读:承载上海人回顾的大天下,华美变身后光彩依旧!

建筑可阅读:这座建筑上有颗闪耀的“红星”,你是否同样印象深刻?

建筑可阅读:形似中国宝塔,金茂大厦8个建筑亮点你知道吗?

建筑可阅读:“建筑可阅读”同盟成立!
本日一起感想熏染古猗园的建筑魅力

建筑可阅读:吴淞口灯塔——见证百年沧桑的航道守卫者

建筑可阅读:这座整体平移过的音乐厅,近一个世纪来光彩依旧

建筑可阅读:这座“拆”出来的网红新地标,连接城市与江岸!

建筑可阅读:历经9个月掩护保养,龙华塔重回大众视野!

资料:市文旅局

编辑:阮天霖、孙凌波

我们供应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好上海的情由。
这里是上海市公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公众 data-from=\"大众0\"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