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造就提升
周口市建筑业企业晋升施工综合伙质(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的,分别给予升级褒奖100万元、50万元;勘察、设计企业晋升综合甲级资质的,给予升级褒奖50万元。
周口市建筑业企业年产值首次打破30亿元、20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褒奖15万元、10万元、5万元。对独立纳税的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年纳税总额在1亿元、6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褒奖50万元、30万元、15万元。
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吞并、重组、互助等办法,强强联合,向大型建筑业集团发展。
支持本市建筑业企业与中心、外地大型建筑业企业组建联合体;鼓励外地企业与本地建筑业企业联合组建股份制项目公司;鼓励建筑业企业与地方国资进行互助,相互参股组成稠浊制企业。
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支持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培植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
积极引进投资融资能力强、技能力量雄厚、社会信用好、品牌叫得响的外地上风企业在周口市落户,吸引央企、省内外大型上风企业在周口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总部或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搭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与建筑业企业对接平台,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中标贷、项目融资、贷款和组建投资联合体。
对信誉好、实力强的重点扶持企业,金融机构可相应提高授信额度,降落开具保函条件,供应公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外汇周转贷款。
许可建筑业企业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凭施工条约和施工容许证申请贷款,培植单位帮忙办理干系手续。
周口市公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少见地
周政办〔2022〕87号
各县(市、区)公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周口临港开拓区管委会,市公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建筑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康健发展的见地》(国办发〔2017〕19号)、《河南省支持建筑业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十条见地〉的关照》(豫建联办〔2020〕1号)精神,经市政府赞许,提出如下见地。
一、加强企业造就提升
(一)支持企业升级资质。我市建筑业企业晋升施工综合伙质(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的,分别给予升级褒奖100万元、50万元;勘察、设计企业晋升综合甲级资质的,给予升级褒奖50万元。
(二)支持企业增产创收。我市建筑业企业年产值首次打破30亿元、20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褒奖15万元、10万元、5万元。对独立纳税的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年纳税总额在1亿元、6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褒奖50万元、30万元、15万元。对承揽市外工程在我市形成财政贡献的,按其对财政贡献较上一年增量的30%给予市场开拓褒奖,由受益财政承担。
(三)支持企业互助联营。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吞并、重组、互助等办法,强强联合,向大型建筑业集团发展。支持本市建筑业企业与中心、外地大型建筑业企业组建联合体;鼓励外地企业与本地建筑业企业联合组建股份制项目公司;鼓励建筑业企业与地方国资进行互助,相互参股组成稠浊制企业。
(四)扶持专业承包企业。发挥“项城防水”“沈丘建筑”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光鲜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周口特色建筑品牌。大力发展建筑防水防腐保温、装修装饰等专业承包企业,支持各种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组建中小型建筑业企业,鼓励防水防腐保温、装修装饰等从业职员申办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勾引中、小企业向特色专业企业发展,造就并做专做精一批特色专业资质承包企业。
(五)鼓励企业升规入库。勾引建筑业企业根据经营规模和资质情形合营统计部门做好纳统、数据上报和统计规范化事情。对新增入库建筑业企业,按照《周口市公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四上”企业造就入库勉励办法的关照》(周政办〔2022〕10号)享受分类奖补、税收优惠、综合扶持、评先奖头等政策,在保举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青联委员企业界代表时,建议主管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入库的“四上”企业卖力人中保举。
二、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培植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积极引进投资融资能力强、技能力量雄厚、社会信用好、品牌叫得响的外地上风企业在我市落户,吸引央企、省内外大型上风企业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总部或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对在我市新设立的或注册地由外地迁入我市的具有施工综合伙质(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三年内纳税总额达到3亿元、2亿元、1亿元的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安置补助;综合甲级设计、咨询企业三年内纳税总额达到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安置费50万元。补助用度由受益财政承担。
(二)支持企业拓展转型。鼓励重点骨干建筑业企业跨行业申请干系资质,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成本互助(PPP)项目和重大培植项目,向投资、培植、运营一体化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支持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纳联合、重组、并购等办法,向全过程工程管理咨询企业转型。
(三)推动建筑业劳务体系转型提升。坚持政府勾引、企业主导原则,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人组织化、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主体浸染。鼓励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造就自有家当工人,促进建筑业农人工向技能工人转型,推动建筑工人向专业化、家当化转变。
三、支持企业立足本地市场做优做强
(一)支持参与重大项目培植。在市政、交通、水利、根本举动步伐、安置房等重大培植项目中,应合理划分标段,鼓励注册地在我市的建筑业企业参与投标。支持央企、省企将中标的项目中自身不承担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务或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工程依法发包给我市建筑业企业承担。鼓励重大培植项目外地投标单位与本市建筑业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工程投标。加大本地建筑业企业和开拓企业的折衷对接,提升承接房地产开拓项目施工份额。
(二)拓宽企业经营范围。支持我市重点骨干建筑业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勾引企业通过吞并重组、参股入股、项目互助等办法参与工程承包,并向关联度较高的高下游家当延伸,向高新技能家当、比较上风家当发展。
四、着力减轻企业包袱
(一)降落制度性交易本钱。对建筑工程领域投标、如约、工程质量、农人工人为四类担保金,勾引建筑业企业首选银行保函、担保保险等办法替代现金缴存,进一步降落房屋建筑和市政根本举动步伐工程领域四类担保金缴存比例,实施差异化管理,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二)加强承包如约管理。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实现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与最高投标限价、发包价、条约价、结算价政策衔接,看重工程造价计价与招投标、条约的管理制度折衷,形成制度协力,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有效遏制工程压级压价征象。
(三)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建立工程款支付、结算、折衷、仲裁和清算约束机制,实行施工过程结算,培植单位不得因未完成工程审计而延期工程结算、拖欠工程款;鼓励预支工程进度款,保障建筑业企业施人为金需求;完善培植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勾引工程竣工结算按约定及时办结,遏制工程款拖欠,掩护建筑施工企业合法权柄。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的单位、企业不得批准其新项目开工。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一)推进银企计策互助。搭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与建筑业企业对接平台,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中标贷、项目融资、贷款和组建投资联合体。对信誉好、实力强的重点扶持企业,金融机构可相应提高授信额度,降落开具保函条件,供应公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外汇周转贷款。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抵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股权、牌号权、专利权质押融资。
(二)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授信和贷款额度。许可建筑业企业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凭施工条约和施工容许证申请贷款,培植单位帮忙办理干系手续。对建筑类企业的信贷投入视同工业企业的信贷投入,纳入政府干系考察指标,加大考察权重。对重点造就建筑业企业及信用好、且有分外贡献的建筑业企业,所在辖区政府在金融信贷方面应给予帮忙和大力支持,推动建筑业企业和金融机构深度互助,支持建立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平台,降落建筑业企业本钱。
六、推进建筑家当当代化
(一)大力推广装置式建筑。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技能支撑、家当同盟、社会监督的事情机制,有序发展装置式建筑。鼓励有条件的预制部件、墙材生产、商品混凝土、钢构造等企业延伸家当链,履行技能改造升级,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装置式建筑家当基地和园区。新立项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及学校、医院等政府和国有投资新建项目应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培植;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项目,应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培植;地下综合管廊要采取装置式技能。
(二)落实装置式建筑扶持政策。依据装置式建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地皮利用总体方案、城市(镇)总体方案,优先保障装置式建筑家当基地(园区)和项目培植用地。落实建筑业企业业务税改增值税优惠政策,优先推举符合条件的装置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报告高新技能企业,被认定的高新技能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对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培植(采取预制外墙或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的项目,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可以不计入容积率,但其建筑面积不应超过地上总建筑面积的3%。对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培植的项目,优先推举参与各种工程培植领域的评奖评优。对运输预制混凝土及钢部件等超大、超宽部品部件的运输车辆,在物流运输、交通管理方面予以支持。
(三)加强培植领域信息化运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在方案、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掩护全过程的集成运用,实现工程培植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供应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加大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培植扶持力度,企业用于信息化培植的用度,可按规定在税前列支。
(四)鼓励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推广政策,严格实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培植近零能耗建筑及低碳、零碳建筑(社区)。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得到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政府投资性项目除外),按建筑面积给予奖补资金,褒奖标准为二星级标识项目10元/平方米,三星级标识项目15元/平方米,单个项目褒奖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奖补资金由项目属地本级财政承担。
七、加大建筑家当科技创新力度
(一)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出台勉励方法,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建筑行业人才军队。开展多层次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装置式建筑、绿色施工等领域培训,提高行业监管职员、企业卖力人、专业技能职员、经营管理职员的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具备干系专业技能知识的管理人才和生产、操作履历的技能型家当技能工人,为推进装置式建筑发展供应人力资源担保。对引进符合干系人才政策的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人才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事施工作业的外来务工职员,符合政谋划定的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新技能研发运用。加大对建筑家当科研投入的扶持力度,提高培植领域科研投入;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植,鼓励企业设立技能中央,优先支持企业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对得到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施工工法的建筑业企业,一次性给予企业褒奖2万元;对得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一次性给予褒奖20万元;发明专利得到“国家专利奖”的,一次性给予褒奖30万元。
(三)打造装置式建筑技能支撑体系。鼓励科研院所、高档院校和方案设计、开拓培植、建筑施工、装备制造、管理做事等企业组树立异同盟,推广运用适宜我市地域特点的装置式建筑的标准设计、部品生产、装置施工、质量安全、检讨验收等技能支撑体系。对建筑业企业开拓新技能、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用度,符合国家政谋划定的,其本钱摊销或据实扣除按照现行政策标准实行。
八、提升建筑市场监管做事能力
(一)强化建筑市场公正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不得逼迫哀求跨区域承揽业务的建筑业企业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各种建筑工程招标文件不得提出与招标项目无关的哀求,不得设置高于招标项目相对应的企业资质和古迹条件。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根本举动步伐、政府和社会成本互助(PPP)项目不得人为抬高准入门槛,不得对民营建筑业企业设置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培植项目纳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招标投标交易电子化。招标文件避免涌现限定性、歧视性条款,防止排斥潜在交易相应人。
(二)实施信用评价制度。利用周口市培植工程综正当律监管平台,积极推进对建筑业企业的信用体系管理,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建筑业新型市场监管系统编制。凡在我市从事建筑市场经营活动的企业,根据其综合实力、市场和现场行为、履行社会任务等情形,进行信用综合评价并定期发布。培植行政主管部门将评价结果作为市场准入、资质资格管理、评先评优和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的主要依据。
(三)打造绿色科学施工环境。按照分类施策、精准管控的原则,科学实行扬尘防控标准。推动建立政府部门间、跨区域间协查联查和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多头检讨”“层层叠加”。对付装置式建筑、绿色建筑实施差别化管理,禁止在扬尘污染防治中“大略化”“一刀切”等形式主义。
九、保障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周口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事情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当,常务副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担当,副组长由分管城建副市长担当。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住房城乡培植、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和方案、科技、统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紧张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培植局,市住房城乡培植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完善事情机制。推进干系部门之间、政企之间、银企之间的互助机制,建立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折衷、做事。坚持寓做事于监管,大力实行“互联网+建筑业”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监管系统编制机制,全面提升做事监管水平。
(三)深化行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建筑业供给侧构造性改革,破解阻碍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秩序,创造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
(四)科学规范赏罚。同一褒奖事变,同时符合本市其他褒奖政策的,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建筑业企业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劳资轇轕等严重问题,或严重失落信、恶性偷税侵权等违法行为,不享受本见地中的扶持及褒奖政策。
(五)强化政策宣扬。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宣扬事情,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宣讲解读,定期召开企业漫谈会,做好政策履行情形评估,及时完善、优化,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2022年11月14日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