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4所湖南省内新闻传播培养单位,以及中国公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海内一流新闻传播学院,近30位学院院长、系主任,齐聚云端,共同研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与发展问题。
论坛开幕式于10日8:30进行。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布告罗军飞研究员主持,中南大学党委副布告付刚华致欢迎辞。付刚华副布告表示,新传播技能高速变革与更新迭代愈渐弥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差异,媒介领悟势不可当,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寻衅与机遇。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为新闻传播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指示迷津。
随后进行的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明献教授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原调集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中国公民大学新闻学院实行院长周勇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明献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尹韵公教授做了《新闻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创新》为题的报告。他指出,守正与创新是融媒体时期须要回答的核心命题。尹教授从辩证角度剖析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既需守正也应创新的必要性,他认为守正核心便是守住党性原则,“无论时期怎么发展,党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党性原则不能变”,而创新则应该依据国家计策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胡正荣教授以《基于实践创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培植》为题进行主题分享。胡教授认为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诲改革进入深水区,应该从国家新文科培植与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实践,通过领悟升级改造新闻传媒专业体系,通过交叉建构自主的学科知识体系。
李本乾教授以《面向国家融媒体计策的卓越新闻传播一流人才的培养》为题展开分享。他提出应该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T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国家融媒体计策进行专业顶层设计,环绕马克思主义新闻不雅观进行代价塑造,建立根本宽专业深的知识能力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路径设置造就路径。李教授也先容了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教诲的文理交叉、产学研领悟、国际化办学履历。
周勇教授以《面向中国式当代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体系培植》为题作互换,他认为当前中国新闻教诲主要义务任务便是为中国式当代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的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周教授分享了公民大学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计策性总体思路,先容了“一体、两翼、六支撑”培养及评价体系。他也先容了人大新闻教诲的生态型培养体系,以及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演习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系方面的培植履历。
王晓红教授以《融媒体时期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为题做分享。她提出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代价义务塑造、知识能力构建、拔尖创新机制三个基本命题,分享了以培养方案为底层支撑、以传授教化组织形态为内生力量、以传授教化共同体为培植力量三个关键发展路径。
韦路教授做了《心怀国之大者,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题的主旨报告。他先容了浙大“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优化探索履历,分享了全员、全科、全程、环球取向的培养模式创新机制。
范明献教授做了《学科交叉与协同培养: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硕培养模式探索》的主题报告。范教授先容了中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诲在新文科培植、学科交叉方面的探索,分享了中南大学的新传专硕培养路径及取得的培养成效。他强调“学科交叉领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须要调动多方力量,协同多个培养要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
下午2:00举行院长(系主任)圆桌论坛,由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建新教授主持。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湖南省内14所高校新闻传播学科院长系主任,就培养模式、课程思政、专业培植、实践传授教化等融媒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创新履历展开互换与谈论。
论坛闭幕式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谨平教授主持,与会高朋代表刘建新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布告罗军飞研究员致辞,他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涵养文化氛围,坚守家国情怀,努力创新探索融媒体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面向中国式当代化的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他认为当今主流舆论新格局下,信息技能不断迭代升级、传媒家当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哀求。在此背景下召开本次论坛,从高校教诲供给侧改革视角剖析和磋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具有重大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