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超流体”地标住宅——融创金成 · 杭源里设计方案于近日公布。
项目毗邻孕育中华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同属杭州主城核心商圈。
全体园区由十幢高层建筑组成,在杭州老城区核心地段高密度环境中供应了537个居住单元。
目前示范区——“超流体”生活艺术馆已建成并投入利用,项目整体估量将于2022年建成。

在杭州地皮资源日渐稀缺确当下,面对历经城市变迁与兴衰的城市核心代价地块,如何承载历史,领悟新生,授予建筑与城市当代文化新代价,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融创金成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在时旷地道中,当劣等于历史,过去也是未来,对付一块代表城市源起和根脉的地皮,建筑形式符号层面的摹仿或是转译只会加剧审美疲倦,我们须要跳脱出常规住宅正交措辞体系,以指向未来的态度来回应,轻盈动感的反重力建筑语汇在杭州这个自然之城诉说着未来人居环境新的可能。

——主创建筑师 孟凡浩

提取运河“水”之元素,借由水的流动性、原谅性、承载感,以“一滴水的时空游动”为创作灵感天生“超流体”建筑原型,呈现建筑师对该分外场所寄予的想象。

△ 立面观点天生

· 杭源里艺术生活馆:“时空”动线与超流体美学 · /

杭源里“超流体”艺术生活馆,作为其观点缩影首先落地,初露line+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想象蓝图。

艺术生活馆实际用地狭小,呈三角形,夹存在方案的两栋塔楼间。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体量中设计无限的韶光感?借传统园林中的九曲桥的“折线”手腕,故意识地拉长动线,看似就在面前却须要花费更多的韶光到达,“韶光”被设计入空间体验中。

为营造私密性和空间的层次感,考虑周边商区环境,沿着原有主干道拓展用地范围,预留近百米的车行道后到达主入口,以更宏不雅观的角度思考生活馆和周边的关系,以叙事性的逻辑给予来访者一段“未入其境,先闻其韵”的体验。

隐于城市一隅的主入口,借压低延展的顶棚界定空间形成隐秘感;转而是拾级而上的石板阶梯,布有山石绿植,以此为历史意象;迁移转变后的邻水廊道选用深色吊顶石膏板,以简洁的线条指向未来;而折点处的接待中央也就成了“空间站”,衔接和缓冲两段连续时空。
生活馆内同样经由奥妙设计的折形动线,为室内多样化的活动供应空间支持。

生活馆的主体建筑按照现有地形以退台的形式置入四个盒子体量,分别承载接待、儿童游乐区及其他功能,未来将作为社区的会所和主入口。

△ 形体天生图

在立面上,采取标准化预制构件实现了iphone标志性的圆角曲线,动感、圆弧的流线,整体立面犹如微边框数字全屏,顺应科技美学的当代趋势。
外边缘采取超薄的蜂窝铝板包裹石材肌理的亚克力板,暗藏有LED灯,夜晚透光,大面积超白玻璃幕墙与水环境叠加,强化超流体建筑的反重力感。

· 诠释未来的社区代价 ·/

未来的社区是人、建筑、城市的多尺度领悟。
于建筑形式,杭源里以颠覆性的立面措辞和亲和力的建筑表情,创造了高识别性的代价;于建筑功能,可控的户型种类方正通透,同时留有延展空间,适应未来人居生活办法;于社区环境,看重节点空间的个性化设计来刺激其人文和社会属性,而非单体的低级聚合;于城市,杭源里将成为刷新颜值想象的新名片。

△ 立面天生图

未来的社区是大众对康健、舒适、安全及个性化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建筑所营造的美学、空间、人文特色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 结语 · / 杭源里是line+以建筑回应城市新旧交融对话的一次探索。
传统与人文,科技与美学在此碰撞领悟。
作为未来城市界面的主要节点,杭源里将以拥抱未来的姿态、光鲜的在地个性、对美学与空间的极致追求,成为杭州住宅新地标,为老城区带来内外兼修的生活品质提升。

△ 艺术生活馆一层平面图

△ 小高层标准层平面图

△ 高层标准层平面图

△ 模型照

项目名称:融创金成 · 杭源里项目地点:中国,杭州总建筑面积:100030.20㎡设计单位:gad · line+ studio主持建筑师:孟凡浩设计团队:朱明松、陶涛、周超、缪纯乐、黄广伟、邢舒、万云程、张罕奇、涂单、韦晨璐、孙雅贤业主:融创东南区域集团室内设计:深圳市矩阵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景不雅观设计:艺普得(上海)城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图互助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项目韶光:2019年设计,2022年落成拍照:孙磊、李冬

内容转自:梅吟雪飞凤

©版权声明:平台尊重作品版权,精选作品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网友分享作品属于原作者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正。
如需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办法利用本稿,须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