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全国中小城市科技事情会议在我市召开(资料图片)

□郝敬东 梁发双 李月文

天津万友建筑设计公司 公共建筑设计

20世纪70年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须要,襄樊(时为县级市,从属襄阳行署)市委从科技人才引进入手,大胆打破“左”的束缚,探索科技人才引进办法,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襄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科技人才引进大幕。
引进的人才涵盖全体工业领域,奠定了工业发展的技能根本,结束了襄阳工业长期依赖手事情坊低水平发展的格局,开辟了襄阳当代工业发展新纪元,使襄阳工业在较长一个历史期间在全国中等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

1970年8月,在南漳县钢铁厂做技能事情的潘云鹤,根据低品位铁矿砂和低热值煤炭的特点,设计炼铁高炉,首创了白煤炼铁的先例,使这个小厂一举成为湖北工业的一壁旗帜。
潘云鹤得到襄樊重视,调到了市里事情。
此时,黄石市以办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为由,给襄樊市发来商调函。
潘云鹤以信函形式向时任市委布告曹野作别,在信中顺便谈了一些对城市发展的建议。
曹野收阅潘云鹤的信后,以为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当即指示将潘云鹤安排到市科委事情,并将其爱人调来襄樊,还把市里发展数控技能的任务交给他。
通过昼夜研讨,潘云鹤设计出了数控线型切割机,首创了中国纺织电子提花图形软件研发并用于生产实践的先河。
接着,他又开拓出了自动售货机和仓库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得到商业部和国家计委高度重视。
这使曹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才是宝,科技是生产力,襄樊要大力发展工业,必须先办理人才问题。

1974年初,时任国家轻工业部副部长的徐冰回襄樊探亲,看到城市变革很大,办了很多工厂。
他向曹野建议,发展工业最好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业动手,上海、天津、青岛的轻工业发展很快,可以去学习。
曹野迅速委派市科委主任鄂万友带队赴天津稽核,在拜访天津纺织学院印染专家许镜平时,鄂万友约请许镜平到襄樊事情。
对此,许镜平哀求办理妻子“农转非”和两地分居问题。
鄂万友立即向市里报告,曹野当即指挥赞许。

很快,许镜平的调动手续、妻子“农转非”、住房问题都得到理解决,来襄樊后被安排至市棉织厂印染分厂事情。
许镜平一上任就办理了“卡脖子”的技能难题,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与许镜平有相似情状的科技事情者向他打听情形,当得知许镜平的家属户口、孩子入学、住房等问题都得到妥善办理,襄樊还须要大批科技人才的情形后,纷纭表示希望能来襄樊事情。
通过许镜平的牵线联系,天津纺织学院先后有6名西席调入襄樊。

中科院是高等知识分子聚拢地,曹野委派科委副主任王运生和棉织厂张改菊到中科院“探路”。
两人先后到物理所、植物所、电子所、数学所等摸底,节制了40多名干部乐意调来襄樊事情的情形。

据统计,1975年4月至1976年12月,襄樊市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兰州、西安、武汉等地,引进科研和工程技能职员590人,随迁家属505户1883人,安排事情的家属593人。

1975年,襄樊市委在全市工业系统组织开展“双革四新”大会战。
为了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放手开展事情,经由市委谈论,市科委和各工厂上报了100名工程师名单,个中绝大部分是引进的科技人才。

在此期间,国家计委副主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段云来襄樊稽核,夸奖襄樊市引进人才推动“双革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一大创举。

段云回京不久,国家计委特邀襄樊市参加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操持事情会议,曹野在会上作了范例申报请示,第12地质队电容器厂厂长刘爱云在会上作了发言。
会后,段云向病榻上的周恩来总理申报请示了襄樊市依赖引进的科技职员开展“双革四新”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形,周总理还仔细听了刘爱云的发言录音。
随后,曹野被速召进京,段云转达了周总理在听完襄樊申报请示和录音后的指示。
周总理说:“下个五年操持,要减少投资,紧张搞‘挖潜、改造、改造’,各部委都到襄樊去看一看。

襄樊的实践探索得到周恩来总理切实其实定,这给襄樊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1975年10月,市委下发《关于加强对科学技能事情领导的决定》(樊发〔1975〕78号),文件第一部分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事情的领导。
科学技能是生产力,不打这一仗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1978年1月初,国家科委在河北涿县召开全国部分地区科技干部漫谈会,鄂万友应邀参加会议,就引进科技人才的实践探索作了履历先容。

1979年10月,全国科技事情会议在北京召开。
鄂万友在会上作了题为《人才是创业之本》的范例发言。
散会后,中心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接见了鄂万友,夸奖他的发言很好,并讯问襄樊引进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的细节以及发挥浸染的情形。

1981年4月至5月,国家科委副主任赵东宛两次带队到襄樊调研。
同年8月,国务院批准全国中小城市科技事情会议在襄樊召开。

全国科学大会、全国中小城市科技事情会议以及全国科技表彰大会都对襄樊履历进行了肯定和推广,使襄樊名声大振。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襄阳历史》(第二卷)记述:“襄阳通过引进科技人才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践,为科学技能是第生平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供应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成为贯彻国家大政方针的先行者。

《襄阳》(2021年8月27日13版)

(编辑:黄文君 审核:肖雨蒙)

本文来自【襄阳日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