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房外不雅观

模山范水Formal Typology Derived from Shanshui

山涧建筑设计理念 施工管理

在中国古代,文人对付空想天下的想象一贯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进行连续的刻画和探索,从文学到山水画再到园林,从笔墨到图像再到建筑空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比重极大的不雅观念。
这些不雅观念的影响之大,一贯潜藏在我们的血液之中,以至于我们对山、石、林、泉有着西方文化未曾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感想熏染力和鉴别力。

左:元代 《东山丝竹图》;右:要素提取

于是,“模山范水”是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手腕。
2015年建成的“深深·深宅”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这种不雅观念的潜藏。
2016年,我在某高校带毕业设计时,便带领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模山范水”的设计研究。
模范的图像原型便是山水画——这个被艺术精髓精辟过的空想天下。
建筑师的作为则是将原自然之物的形式规律反馈并运用到实际的物理实体当中。

在这个研究当中,我们将一幅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要素的提取,然后转译成适应当下建造体系的建筑实体,再按照山水画中的空间构造关系进行要素的组合,形成一幅当代建造体系下的建筑形式复现。

“模山范水”的设计研究

复现

远不雅观建筑

沿路望向建筑

山涧房The Stream House

2018年,终于有机会将这个原型研究的一部分进行了实际的建造,便是山涧房。
基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一个山涧之谷中,背靠山坡,面向一条溪涧。
在全体山涧房的构思过程中,除了如何“拟山”这个形式问题之外,建筑形式承载了什么样子的意义空间是思考的重点。
在一个类似于山体的非规则形态中,如何组织空间,功能和流线并非是重点,而是建筑“拟山”,人居于“洞”中的场景塑造是研究的基本构想。
混凝土框架构造是最适宜在地营造的建造体系,以至于形成高低错落的体量关系,是原型研究中的逻辑和结果。

园地原状

鸟瞰

公路视角,

建筑日景

三远之意The Meaning of “Sanyuan”

在实际项目的落地过程中,由详细的利用需求,园地中形成了三栋建筑单体,同时也是三个不同姿态的“山”。
因园地红线的限定,呈三角形布局。
前山平缓,横向伸展。
后山高耸,迎面而来。
侧山则卧于一侧。
角落一圆形“月塘”,成为实际功能中的泳池。

平面图

园地中形成三栋建筑单体:前山、后山和侧山

自河对岸了望,前山后山形成“深远”之势,自内庭仰看后山,如“高远”而望,气势突兀,山势逼人。
对山而望,三个人造山同背后自然远山层峦叠嶂,以崇山复岭,密树深溪的景象形成“平远”之意。
山涧之间,遥望一间木屋,屋下仿佛有瀑布跌入溪涧,是画意中点睛之笔。

河岸视角

前山外不雅观

后山外不雅观

庭院

居于洞穴Living in a Cave

山可游而洞可居,山形构成之后,山之空处是安顿身体的庇护空间。
意为“居于洞穴”,洞穴之中,用瓦片来产生寓所的暗示。
为了让此意变得妙趣,在侧山的雅集之处将瓦片内外反置,将树影投于吊顶,产生一种内外置换的布景。
恍惚中,内与外身不知何处。

瀑布细节

屋檐细节

屋瓦细节,the tiled roof © 廖启贤

洞口

室内餐厅

室内雅集

前山室内

寝室

侧山室内

侧山室内

后山室内

浴室

亭内

山涧房已然建成数年,对付自然之物本身的仿照和转译是建筑师形式操作的最直接操作,但同时不免过于形式主义,除了纯挚的形式表现,建筑须要承载更加丰硕的艺术教化,才是内秀的建筑艺术。
克制的形式,肆意的感情是更加充足的建筑表现。
但至少,从形式出发,是建筑师的出发点。

户外池塘

建筑局部

庭院夜景

建筑夜景

山涧房远不雅观

© 苏圣亮

山涧房鸟瞰

前山首层平面图

前山立面图

后山首层平面图

后山立面图

侧山首层平面图

侧山立面图

墙身大样图

项目名称:山涧房业主:桐庐县富春江镇山涧房民宿设计方:来建筑设计事情室项目类型:民宿酒店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主持建筑师:马岛方案原型研发:唐铭设计团队:唐铭,谢佳辰,康瑾, 陈峻,朱松拍照: 苏圣亮、唐徐国构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用地面积:1541 m²Site Area: 1541m²建筑面积:1256m²Floor Area: 1256m²设计周期:2017年1月-2018年9月Design Period: 2017.01-2018.9培植周期:2017年10月-2019年1月